著賞賜將琳怡送出景仁宮。
琳怡望著滿臉笑容的姑姑“勞煩姑姑送出來”說著扯扯衣襟兒,半晌才下定決心開口“我是不是哪裡不妥當,還請姑姑幫忙指點。”
姑姑笑著道:“哪有呢,郡王妃舉止得體,禮數周到,已經很難得了……只是……”話到此而止。
琳怡忙又哀求,姑姑這才道:“郡王妃是新婦也算尋常,這求子的香囊帶在裡面,所以才引了。舌。”
琳怡聽得這話忙將香囊摘下來放進袖管裡。
姑姑道:“這樣就好多了,郡王妃還年輕······”
說到這裡,琳怡臉上一片黯然。
“郡王爺這支就獨一個……我也是不小心,挑錯了······不該佩戴……”
皇后身邊的姑姑格外照顧琳怡“沒關係的,這也不是禮數上有差池,郡王妃成親還不過月,奴婢說也是雞蛋裡挑骨頭罷了。”
琳怡這才鬆口氣。
“倒是有件事”姑姑笑道“皇后娘娘格外喜歡郡王妃的流蘇繡,郡王妃若是有時間不妨繡一件送進來。”
琳怡受寵若驚“姑姑放心,我一定會繡得精細。”
姑姑笑道:“那我就不送郡王妃了。”
琳怡徒步走到宮門處上了轎子,轎簾放下那一刻,琳怡輕輕舒了口氣,沒想到皇后娘娘會這樣喜歡她的流蘇繡,又問了她祖母······宮裡說話處處透著玄機,不過總算她這趟是功德圓滿,接下來就看周十九的了。
第一百四十九章 告狀
皇后娘娘和幾位后妃在內殿裡還沒有來,宮人們將內命婦去了東側殿。
皇后娘娘的寢宮很素淨,內命婦們四處看著,雖然不敢明言卻知道里面的玄機。皇上少年登基,大婚之後,年輕的帝后感情本來是極好的,只是皇后母家不大會做人,皇后娘娘入宮三年專寵一身卻不見有喜,年輕的皇上想要親政就愈發想要長子,皇后好不容易懷上了孩子,皇上開始向顧命大臣奪權,誰知道關鍵時刻,皇后小產了。
皇上沒能親政又痛失皇子,皇后的母家又在這一年出了大事,皇后的哥哥貪了水師造船官銀,那一年大周朝和倭寇大戰慘敗,多虧後有成國公力挽狂瀾。這事之後,皇后毅然站出來支援皇帝,皇后的哥哥因此被正法。
不過孃家不太得力的皇后沒能換來眾位臣工的支援,反而流言四起,說皇后年紀小卻行事毒辣,皇后一家想要依仗皇上的年幼奪權得利,帝后的感情看似濃厚,卻禁不住種種流言蜚語,再加上皇上沒有子嗣,皇太后主持選了德妃和淑妃,從此之後皇宮中粉黛漸多,新顏換舊,皇后的地位不算是一落千丈也算逐漸被疏遠,曾經熱鬧繁盛的景仁宮,就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琳怡進京那麼久,從陳允遠嘴裡聽說朝政,幾乎都是關於寧平侯家大小姐惠妃娘娘的,皇后很少被提及。
直到她被賜婚也是太后娘娘做主,皇后娘娘彷彿很少問事。
這次也就是皇上又有子嗣誕生,必須要國母主持洗三,否則皇后依舊不會出面的。
洗三按照禮部和欽天監定好的時辰進行。
琳怡坐在一旁靜候,一盞茶見了底,內侍打簾,又有位貴人露了面,盛裝打扮的五王妃顫顫巍巍地走進屋子。
五王妃的目光在屋子裡巡視一圈,落在琳怡臉上片刻琳怡禮儀地微笑,然後坐下和旁邊的夫人說話。
寧平侯五小姐貴為五王妃身份和從前大不相同,特別是在宮裡被名壓著自然多了幾分自持,看琳怡的眼神也柔和了許多。
誰都要在婆婆面前表現。
更何況這個婆婆是一國之母。
所以無論權利還是身份大家現在不在一個檔次更不可能會有衝突。五王妃充分享受她的身份特權,琳怡只要在旁邊跟著大家看熱鬧就可以了。
女人畢竟善於表達,大家湊在一起話就多起來,琳怡很快認識了獻郡王妃,大家都屬於遠支宗室,獻郡王是宗室裡有名的書呆子,周十九走的是武將路子大家地位相同,位置一致,之間卻又沒有任何利害關係,不用互相防備也不用互相逢迎,說起話來就輕鬆很多。
獻郡王妃比琳怡大上幾歲,見過這些場面,在旁邊提點琳怡,讓琳怡獲益不少“等到了好時辰,我們才能見到皇后娘娘。”
也就是說,除了主持禮儀皇后娘娘一般不會單獨面見大家。
獻郡王妃一笑露出兩個圓圓的酒窩“你成親那日我在賓客裡不過沒能說上話,今天一見就知道你是個爽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