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
第二天琳怡醒過來屋子裡靜悄悄的,周十九已經起身了。
琳怡將橘紅叫進來,“郡王爺呢?”
橘紅道:“在書房見幕僚。”
皇上病了之後不用早朝,周十九走的會晚些。
琳怡起身吩咐丫鬟安排早膳,周十九回來的時候看到琳怡正做針線,長長的睫毛半垂著,清澈的眼睛看著手中的繡花針,一時之間不知道在想什麼。
周十九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等到琳怡發覺抬起頭來,才笑道:“陪我一起用膳吧!”
吃過飯送走周十九,琳怡吩咐鞏媽媽將進宮送的花糕準備好。
等到內侍送來宮牌,琳怡換上宗室婦的禮服進宮去拜見太后娘娘。琳怡早知道此行不易,鄭老夫人讓鄭七小姐給琳怡帶的話果然就靈驗了。
宗室婦進宮給太后娘娘賀節,大家聚在慈寧宮偏殿,然後陸續被太后娘娘召見,琳怡端著花糕在偏殿站了兩個時辰,聽到宮人將各位宗室婦請去宴席,宮人也沒來傳她。偏殿裡的宮人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不肯和琳怡說一句話。
直到宴席結束,才有嬤嬤來領琳怡,“太后娘娘身子不適,康郡王妃回去吧!”
琳怡將花糕放下,在側殿恭祝了太后娘娘身體安康,這才走出宮去,慈寧宮外沒有準備暖轎,這是要她一路上走出去。
琳怡抿起嘴微微一笑,彎腰整理好裙角跟著內侍徒步走出宮門。
等在一旁心急如焚的鞏媽媽立即迎了上來,“郡王妃您可回來了。”說著遞過暖爐讓琳怡捂手。
“眼見著夫人們都上了馬車,就是不見郡王妃。”說著將琳怡攙扶進了車廂,又將薄毯拿來給琳怡蓋了。
坐到暖暖的軟墊上,整個人放鬆下來說不出的舒服。琳怡長吸一口氣,靠在迎枕上,不知道是不是在慈寧宮站得太久了,就覺得腰膝痠軟,她從來沒有過這種情形。
鞏媽媽吩咐車伕前行,琳怡閉上眼睛靠在車廂裡安神。
馬車才走,就聽到旁邊隱隱約約傳來哭聲。
琳怡看向鞏媽媽。
鞏媽媽撩開簾子看出去,一會兒功夫低聲在琳怡耳邊道:“是哲郡王家的馬車。”
琳怡目光閃爍,那哭的就是哲郡王妃了。哲郡王和二王爺也走的近些,太后娘娘將宗室晚輩見了才召見了哲郡王妃。被太后娘娘疏遠,心中應該悲慼。朝廷裡不過才又立儲的傳言,就牽連到這麼多人。她們這些女眷不過是在重陽節送些花糕就被冷落,可見太后娘娘將手伸的有多長。
不怕受委屈,要看這個委屈受的值不值得。
琳怡吩咐鞏媽媽,“回到府裡就讓人將送到府裡的宴請帖子都退回去。”太后娘娘連她都不肯召見,她自然無臉在宗室營裡走動。(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籌劃
回到康郡王府,鞏媽媽忙讓橘紅打來熱水給琳怡泡腳。慈寧宮的側殿不是很暖和,她一個人動也不敢動地站在原地,寒氣從光可鑑人的地磚上冒出來,鑽進她的腳心中,幸虧她早有準備,否則說不定還真的會被凍著。
鞏媽媽將藥粉從琳怡的鞋裡拿出來,暖身用的乾薑和肉桂打成粉踩在腳下將冷寒都隔開。
鞏媽媽將藥粉拿出來,“郡王妃總有法子應對。”
那麼多人都盼著她受苦,她怎麼能和自己過不去,要想方設法讓自己過的舒服些。
琳怡換上淡青色斕邊小襖,將橘紅叫進來,“去將之前我讓人抄的佛經拿出來,外面人問起,就說我在抄佛經。”太后娘娘篤信僧道,她從宮中回來也該學會自省其身,太后娘娘的怒氣也好消一些。
琳怡去暖閣裡歇了一會兒,鞏媽媽也讓人打聽了訊息,“太后娘娘賞了五王妃一尊菩薩金像,還將平日裡帶的佛珠也一併給了五王妃。”
所有人都想方設法從宮中打聽訊息出來,透過信僧道博得太后娘娘的歡心就是最好的訊息。
琳怡看向鞏媽媽,“讓人去趟獻郡王府,幫我借套佛經出來。”
過了一個時辰,鞏媽媽回來道:“獻郡王妃說了,那套佛經被五王妃借走了。”
琳怡撐起了身子,獻郡王府裡藏了一套《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用來祈福最好……沒想到五王妃這麼快就知曉了。
……
第三進院子裡,周老夫人看著奶媽哄全哥睡了覺,全哥嘴邊還沾著糖霜。奶媽忙張羅丫鬟打水來給全哥擦拭。
“像他父親小時候一樣,就是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