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陳老太太謹慎地看看左右。
周老夫人吩咐屋子裡的丫鬟、婆子退下。
陳老太太這才敢說,“剛才我們說起蓮花衚衕的吳家後生,有一封呈給聖上的信函落在我們老三手裡,我們老三避嫌就放在我老婆子這,我是沒有見識的,不知道該怎麼處置,就想著尋老夫人討個主意。”說著從身邊的媽媽手裡接過帶鎖的盒子,用精巧的鑰匙將盒子開啟送到周老夫人眼前。
紅漆封的信函,上面刻著獻長兩個字,顯然是吳獻長親筆寫上去的,是否真跡只要拿去皇上手裡留封的親筆字比對就知一二。
周老夫人眼睛一跳,“怎麼人死了,這密信才遞上來。”
陳老太太道:“我也不知,我們也不敢隨便說與旁人。”
吳獻長怎麼死的大家都知曉,這封密信到底說了些什麼卻又猜測不出。
周老夫人微皺起眉頭思量起來。
……
到了下午,琳怡帶著五六個荷包,滿車廂的香氣回去陳家。
“周老夫人沒將信收下。”長房老太太看著琳怡道。
琳怡不太著急,“伯祖母不是早說,周家不會痛快地收下。”
周家這樣的外戚都驚覺的很,絕不會輕易答應。
“周大太太還問我在福寧時的情形。”
長房老太太沒有驚訝,“你怎麼說的?”
琳怡露出委屈的表情,“孫女就說生活不易,父親想要落葉歸根。我想要留在伯祖母身邊。”說著笑起來,“我最後一句話是真的。”
長房老太太笑著點頭,“你怎麼沒說說你父親在福寧官途不順。”
琳怡笑著拿出毯子給長房老太太蓋在腿上,“孫女也想過,可想想若是說了這些,將來吳大人的密信交上去,皇上辦了成國公,那最大的功勞不就是父親的?父親忍辱負重在福寧這麼多年,還不就是為了今天,周家頂多算是將密信遞給太后娘娘。反過來,父親沒有在意這封信,就是周家大功一件。周家要冒險送信,也要圖大利才行。”功勞幾家分,周家不肯吃小的那份。
長房老太太點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