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禁驚訝。琳婉、琳芳、琳菲的都是三隻團花寶石簪,琳怡的匣子裡除了簪子更多了一支白玉管通雕纏枝蓮管端燒藍掐絲羊毫筆。
大太太董氏轉頭看向方媽媽,“六丫頭只是和長房的三姑奶奶見了一面?”
方媽媽道:“聽說六小姐還送了抹額給長房老太太。”
這就是了,否則長房老太太哪裡來的這麼大手筆。
就算她不懂文房四寶的精貴物,也能看出來這支羊毫價格不菲。她才出府一天,就讓六丫頭搶了好處。
大太太董氏不由地冷哼一聲,她本以為六丫頭這個病秧子窩在繡房裡便給她省去了不少事,如今看來還得另有計較。
大太太董氏將禮物單子放在匣子的底端,吩咐方媽媽,“去將禮物送給各位小姐,說清楚了是長房老太太送來的。”
方媽媽看著大太太頗有深意的表情,忙低頭附耳過去。
大太太董氏仔細吩咐了一番,方媽媽的眼睛也漸漸亮了,“那柳姨娘的事……”
老太太已經叫她過去說了話,如果現在她再在這件事上糾纏不清,到頭來反而會吃虧,“選幾個伶俐的丫頭,送去柳姨娘和六小姐那裡。”
戲臺子還在這裡,這場戲不行,她就換另一場。
她要讓老二一家知道,現在要和她一起對付老三一家才是正經。
……
譚媽媽幫著琳怡選了染蓮紅十樣錦妝花鍛做褙子,另交代成衣匠選兩匹桃紅,天青色的布料裁衣,除了這些,還有鮫紗衫、百褶裙、輕紗裙、宮裙、馬面裙,這樣林林總總下來有十幾件之多。
成衣匠還沒走,老太太身邊的董媽媽拿了兩匹布料來又給琳怡補了兩套。
董媽媽拿了十兩銀子給成衣匠,笑著囑咐,“便不做別的活計,也要將六小姐的衣裙做好。”
陳家這樣的大戶自然不能怠慢,成衣匠躬身笑著收了銀子。
董媽媽臨走時不忘交代,“六小姐身子好了,老太太的意思是晚上去和合堂用膳。”
陳家定製,申時請安,申時中各房陪著老太太用膳。
送走了董媽媽,大太太身邊的方媽媽進了屋,“長房老太太送來了禮物,大太太讓我送過來。”
琳怡將方媽媽迎進屋,又吩咐玲瓏沏茶,一杯花茶沏好,再放兩朵新洗的桃花,方媽媽笑眯著眼睛嚐了,“這樣的花茶我還是頭一次喝呢。”說著眼睛骨碌碌轉到矮桌上的笸籮上。
六小姐真的讓人收集桃花。六小姐之前在老太太那裡說的,跟著女先生就學會了做香膏這話,看來也不是不可能。
有好先生教,不一定就能學到。福寧那麼遠的地方畢竟比不得京城,京裡的小姐自然而然帶著貴氣,學起東西也靈巧,這位六小姐並不像是會開竅的樣子,就算是好東西予了她,也是白白糟蹋了。
琳怡笑著道:“方媽媽若是喜歡這樣的味道,等釀出了桃花水,我讓人送一罐過去,平日裡或是沏茶或是做糕點都是極好的。”
方媽媽嘴邊的笑紋更深,忙奉承,“那可是奴婢修來的福氣。”
方媽媽走了,玲瓏才將匣子開啟遞給琳怡看。
琳怡低頭一瞧,是三支漂亮的團花寶石簪。
和她記憶中的一樣,長房老太太送給她和琳婉、琳芳、琳菲的都是三隻團花寶石簪。
……
申時,大家都聚在了老太太房裡。
暖閣裡傳來一陣陣笑聲。
琳怡跟在三太太蕭氏身後,看到了書案前提著羊毫筆的琳芳。
琳芳將手裡的羊毫筆轉啊轉,玉質的筆桿發著溫潤的光。屋子裡又是一陣下人阿諛奉承的聲音。
琳芳微微咬唇,面有難色,“握著這筆,桃花也不會畫了。”
軟榻上半躺著的老太太慈愛地笑著,“王侯公卿家也不過是這種筆罷了,你才十四歲,用得這樣的筆自然覺得沉了。”
經常給老太太辦事的楊銳媳婦道:“哪裡呢?我瞧著四小姐畫的更漂亮了,便是那個什麼六石居士也比不上的。”
老太太指著楊銳媳婦笑起來,“虧她還知道六石居士。”
眾人又是一陣笑。
琳芳收斂了笑容,認認真真地接著畫花瓣。
老太太讓三太太蕭氏和琳怡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四丫頭得了一支羊毫,現在是寶貝的不得了,連飯也顧不得吃了。”
“那是自然,”大太太董氏擺好了碗筷笑著進屋,“那是長房老太太送的玉管羊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