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頭,用讚歎的語氣道,“造化之門又開啟了,最近幾年,宗內真是出了不少優秀弟子。”
“不錯,”
董真人目光轉動,道,“宗內天才泉湧,看來又一個鼎盛時代要來臨了。”
最後一個壽星似的真人壓著霜眉,用手一指,一縷明光發出,凝為水鏡,映出造化之門前的景象。
“咦,還是這個小傢伙,”
趙真人一眼就看到風姿特秀的景幼南,目光一亮。
“是啊,”
壽星似的真人笑了笑,當初還是他親自動筆,把這個小傢伙之事寫入《天一水閣志》中,印象深刻。
“能夠得到《黑天萬水北冥真經》和《六陽御火真靈咒》這兩尊書靈傳授真法,確實有資格修煉宗內的三經五功六典。”
鶴髮童顏的趙真人對當時謙虛有禮的景幼南印象很好,笑容滿面。
“唔,其他兩名弟子也不錯。”
董真人手持玉如意,眸中光暈沉浮,道,“他們會成長為門中脊樑的。”
三位真人常年待在天一水閣,養氣凝神,在宗內沒有利益糾葛,都是很純粹的人,他們只希望天才弟子們能順順利利成長,宗門長盛不衰。
景幼南自然不知道當初見過三位真人把目光投在這裡,當他隨著貢真人穿過造化之門的時候,突然一陣眩暈湧上心頭,天旋地轉,陰陽顛倒,黑暗混沌。
“咦,這種感覺,”
如果不是保持靈臺清明,景幼南甚至以為自己是再次進入小玄界一樣。
“難道三經五功六典是存放在一個小世界中?”
景幼南心中念頭轉動,隱隱有了猜測。
不知道過了多久,眼前突兀顯出一點明光,三五個呼吸之後,金霞奔走,赤芒盈霄,無量的光華氤氳,虛空凝字,仙音嘹亮。
景幼南展目看去,飛霞流彩,光暈自生,煙氣繚繞,雕雲九色。
有千里瑤池,百丈玉樹,綵鳳展翼,仙鶴輕鳴。
到處是無窮無盡的光華,祥光瑞氣鋪地,叮噹作響。
“這就是造化小世界,”
貢真人儘管已經來過多次,依然是看得目眩神離,好一會才道,“三經五功六典就在小世界中,你們進去吧。”
“是,真人。”
三人同時答應一聲,向前一步。
嗡,
景幼南只聽到冥冥之中一聲玄音,下一刻,所有的景象俱是在眼前消失,只剩下混混沌沌的天地,日夜不分。
見到如此局面,景幼南不慌不忙,凝神聚氣,靈臺之上元靈性光熠熠生光,玉華寶輝,洞照九天。
下一刻,景幼南就看到十四團光華沖霄,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雲篆。
“這就是三經五功六典啊。”
景幼南極目看去,只見到祥光瑞氣,蒸騰往上,玄之又玄,不可言表,十四門真經的真意,如日月經天,光明浩瀚。
最為明顯的是五功,五本真傳道經合五行,成五色,聚五氣,浩浩蕩蕩,無窮無盡。
可惜的是,他身懷純陽宮真傳《大陰陽混洞寶生經》,走的就是以水火演化陰陽大道的路子,再選擇五行玄功,太過浪費。
“六典,”
景幼南目光一轉,看向六典,隱隱感應到,有一盞金燈,一道劍光,一個法印,一縷星芒,一張符籙,一絲白氣。
金燈光華流轉,劍光大如青穹,法印虛無縹緲,星芒浩瀚深邃,符籙寶光瑩然,白氣變化莫測。
六種氣息各有不同,不相上下,分庭抗爭。
景幼南見過《志觀蒼穹有無劍典》和《心燈金蓋寶典》,都是一等一的玄功,在鬥法之中,威能尚在五功之上。
“六典也不錯,”
景幼南腦海之中元靈性光大放光明,瑩瑩的光亮扶搖而上,溝通六大真經。
除了《志觀蒼穹有無劍典》和《心燈金蓋寶典》外,另外四門道訣分別是《鬥姆元靈感應心印典》,《洞靈寶玄消災護命妙典》,《北斗諸天星辰圖典》,《回元九道飛行羽典》,每一本都蘊含天地至理,凝氣成章,玄光炎映。
“可惜是有緣無分。”
好半天,景幼南嘆息一聲,六典雖好,卻不是他最適合的玄功。
如何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這個問題,景幼南曾經問過自己的大師兄,記得當時墨真人只是神秘莫測的一笑,說道:你決定選擇的就是最適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