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毫不客氣地坐下,說道:“朋友,我明白了人力有所為,有所不為是什麼意思。”
他微笑,飲了口茶說:“如何講?”
我沉思著說:“就是我們幹事要留有餘地。我們越把能幹的都幹完了,給命運的空間就越少,越少了週轉的可能。如果我們乾的是錯的,挽回就十分艱難。如果是對的,窮盡至極,必由盛而衰,適得其反了。”
他笑道:“此為中庸之道,你這麼解釋,倒有另一番味道。”
我點頭:“你真是智慧超群(趕快說好話),中庸之道,是取中間,不偏不倚。我所感慨的是對未知的敬意,走到我們覺得已是盡力或適可而止時的時候就停下來,讓命運引領餘下的行為。”
他輕輕一笑說:“譬如當賞人時,讓人感到得賞即可,不必令他感到位極至上,驕傲自滿,反自取其禍。懲人時,讓人得相配的懲處即可,不必趕盡殺絕,引人報復,反生後患。”
我嘆息:“你想的都是國家大事,我想的不過是兒女常情。我盡心待人,不得回報,反得傷心。我可以窮追猛打,也可以抽身而退。我已盡了力,就退避三舍,此乃我給命運留的餘地。日後的合合聚聚就不再我手裡了。”
他狐疑地看著我,我笑道:“你又胡思亂想!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再喜歡他?因為我看見他在餐館和兩個陪酒的女子在一起。她們把手放在他肩上,我就再也不和他說話了。。。。。。”
他大笑起來:“你善妒如此!”
我長嘆:“我乃天下嫉妒第一人!皆因我對所愛者苛求無度!其實愛意善變,心不恆一。追求愛意者,有的人遍尋無得。有的人方覺得了如意佳侶,卻突然被人拋棄,傷心難捱,有的人,動情之後,一日猛覺心中愛戀,蕩然無存,只好又一次尋覓探究,常又一次失望而返。。。。。。愛意無常,可友情更易常駐。人們對知音之人心厚認可,可對所愛之人卻毫不寬容!正此時,我深慨愛意的短暫沉重和混亂傷感,只願我所得到友情能長久些,不然的話,我連說話的人都沒有了。”
他想了想,微微一笑:“你倒是先把城牆豎了起來。”這麼厲害!
我忙道:“你如此玩世不恭!覺得大家都心有所圖。”我忽生異感,看著他說:“你是在憂慮。。。。。。”我不敢說下去,他在憂慮爹!他在擔心權利旁落無歸!他已長大成人,想獨掌朝綱,但爹在朝身為太傅,是眾臣之首,他在想著如何把權柄奪回來。。。。。。這就是功高蓋主,這就獸盡弓藏!
難道我家,傾覆之災,就在眼前?!我一身冷汗,手腳冰冷,但臉上不敢露出驚恐。
他淡然一笑說:“知天意的人,告訴我,我在憂慮何事?”
我仔細挑選句子:“你在憂慮你沒有親信,你想有一群支援你的新人。”努力不讓我的聲音打顫。
他莫測高深地看著我:“倒是十分對。可如何能讓我不傷舊人而得新人呢?”
不傷舊人?方才他說的賞和懲。。。。。。至少他還是存了對爹的保護之心,現在不想趕盡殺絕。。。。。。
我拼命地思索,怎樣才能讓他給爹一個和平的分散權利的過程。。。。。。代替爹的人最好是新人而不是政敵,讓爹安然退休。。。。
新人?怎麼才能讓新人上來?!我忙笑:“你現在怎麼選拔人才的?”
中國古代,凡是高門權貴之子弟都可以做官,到了隋朝才有了科舉制度,平民方進入了朝庭為官。我來後,發現科舉還沒有興起,依然是世族的天下。
他冷漠地說:“自然是由舊人舉薦,我任用了他們,他們不感激我,只會感激薦他們的人。我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我想著那些我讀過的書,全都忘得乾淨!只好用些片段加上些編造。我說道:“日後有時間的時候,可以每年開次考場,考時務策,就是讓人寫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有識之士得以暢所欲言,你從中選拔,可以隨心所欲。”
他輕笑:“倒是有趣。那當下如何?”
我大概其地說:“我曾記得誰(武則天?),在京城建了一個大信箱,當然原來那是為了告密所用,但也可以暫借此法立刻籠絡民間精英。只要是有才有德之人,都可投書自薦。可出兩種題目,一種是朝廷所遇的問題,容他們提出建議。另一種是讓他們自報種種治國倡議,並敘述他們認為可以行施的步驟。廣開言路,必有所獲。你若世事繁忙,就要求文章簡潔易懂,短小精悍,此所謂文案,我從來不會寫。如你有了興趣,你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