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了笑,問了個極簡單的問題:“長方形的周長公式是什麼?”
未長生有些不相信的看了他一眼,怎麼這麼好心,對著三年級的學生出二年級的題,這是要手下留情呢還是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想雖如此想,嘴上回答的倒是毫不遲疑:“(長+寬)*2”
“那3;5;6的最小公倍數是多少呢?”曹炳文繼續發問,這倒是小學三年級的內容了,可惜還是不給力,幾麼的簡單。
“30”未長生不假思索的回答。這問題她要是回答不上來,乾脆去校門口的面線攤找根面吊死自己算了。
顯然,曹炳文是想收她的。一旁的劉正舒他們都看出來了,卸下了緊張跟擔心,開始悠悠然的看未長生怎麼回答問題了。
“詩仙詩聖指的分別是哪朝的詩人誰跟誰?你能各背出一首他們的詩嗎?”曹炳文是語文老師,提問到語文方面的題目時明顯問的有些超綱了。至少,在鎮北小學,只要會被課本上的詩就行了,詩仙詩聖神馬的,是從來不做要求要題目一定記住的。
“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絕句》: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未長生頭都不抬,回答的很順溜。
“那詩佛詩鬼指的又是誰?他們的詩你能背出來嗎?”這話純粹是刁難了。曹炳文也是剛剛才理會得詩仙詩聖有些超綱,因見未長生回答的過於順溜,也不知是怎麼想的,這話就問出口了。
“詩佛王維詩鬼李賀。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李賀的《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