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願意探尋真相的義勇軍軍官,卻在建國儀式之後被調離了海參崴,並終生沒有回這裡服役。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華族過度的補給也從側面幫助歷史隱藏了這個秘密。
由於過分混亂的賬目,由於連續產權的轉移,這整整一倉庫的軍糧居然被人所遺忘了,義勇軍的後勤補給賬目中,這一倉庫食品居然不存在。
反正義勇軍也不愁吃喝,這次大戰沒用完的物資有的是,結果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這些罐頭和壓縮餅乾全都過了保質期,成為了垃圾。
一個國家草創,需要忙碌的地方有很多,擺在遠東國面前最首要的任務還是整軍布武防備沙俄的進攻,然後就是恢復經濟,最後才是內政建設呢。
大量的金錢和人力物力都放在了前線,放在了修建道路上,放在了各大礦區、林場、農墾區的建設上。
根本就沒有人有閒心去清點海參崴到底有多少破爛,更沒人願意清點這些戰爭遺留品的數目。
直到戰爭結束三年後,義勇軍擺脫了北方的威脅,這才騰出手來解決這些遺留問題,靠近城市東海岸這片倉庫區,由軍方發賣,六家財團共同吃進,這才有了第一次的大盤庫。
浪費現象是極其嚴重的,當這一倉庫軍糧被開啟之後,臭氣差點沒燻死盤庫的會計人員和工人。
這種垃圾壓根就沒有清點的必要,這些發臭的貨物直接拉到城外的掩埋場掩埋掉,可是在商人的眼中,任何人工都是錢都是成本,都不能輕易的浪費。
結果在專案負責人的一聲令下中,這間半掩埋指揮部所改建的倉庫並沒有被清空,而是直接就地拆毀。
露出地面的部分全部毀掉砸平,那些破爛的軍糧都成了木材堆積場的地基,人們在廢墟上墊起二十公分厚的石頭子,這片空曠的區域,就成了商人堆積木料的一個露天大倉庫。
地堡變成了地牢,而地牢又變成了地宮,最後木材廠直接封蓋子,下面那十條冤魂算是正式入土為安,直到120年後被考古學家發現,並最後震動了全世界。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