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東亞的華族本部武裝。
這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精兵,他們已經在黃巖島藏身五天了,艱苦的海上環境讓他們疲憊不堪,但是一想到即將到來的呂宋光復之戰,這些士兵就激動的兩眼冒光。
當蕭何信的總攻命令下達之後,一百多艘海船開始起錨,在十五艘戰艦的掩護下向南疾馳而去。
伏兵已經啟動了,而呂宋島上的血戰也開始升級了!
當呂宋島北部逐漸收復之後,華族迅速建立地方政權,從華人宿老中挑選出有經驗者配合華族官員恢復地方秩序。
而那些起義軍則留下一批武器彈藥,供地方華人組建衛隊,剩下全員開拔向南方挺近!
氣勢如虹的起義軍沿途得到了無數華人的支援,他們根本就不用帶任何食品後勤,呂宋島所有華人莊園全部成為大軍行進的補給站。
無數華人家族破家支援這場解放之戰,很多地方華人家族送出來全部青壯甚至自帶武器參加義軍。
泥濘的道路上起義部隊川流不息,湍急的河流中船隊乘風破浪!
在蕭何信的總攻令下達之前,四支義軍的先頭部隊其實已經抵達在聖拉斐爾以北,並且和西班牙人訓練的土著部隊進行了十多次小規模的交火。
軍隊計程車氣一定要靠打仗來養,尤其是勝仗,和這些土著士兵交戰十多場,這些起義軍才算明白元首說的那句話。
都是紙老虎啊,這些老邁的殖民者早就已經不行了,尤其是這些土著,拿著燒火棍一樣的前裝米尼槍,一個個打仗都跟鬧著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