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達連科事件讓蘇聯航天局在挑選宇航員時變得格外挑剔和嚴格,他們希望挑選出最細心、最有安全防患意識的宇航員。
沒過多久,當帶領受訓宇航員參觀尚未竣工的東方號宇宙飛船陳列廠時,主設計師科羅廖夫問:
“你們有誰願意試坐?”
一位名叫加加林的年輕人報了名。
在進入飛船前,加加林脫下了鞋子,只穿襪子進入還沒有艙門的座艙。加加林的這個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科羅廖夫的好感。
最後,蘇聯航天局決定讓加加林駕駛著“東方一號”執行飛行任務。
加加林也由此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被人們尊稱為“太空第一人”。
一個是“第一個遇難的航天員”,一個是“太空第一人”,二者有著多大的差距?
隱患常常隱藏在我們的不經意之中,但它有著巨大的爆發力,當我們未對隱患有足夠警覺的時候,就很容易被隱患“吞噬”。
執行中的隱患往往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要謹防被隱患消滅,做到執行到位,就要避免以下情況的出現:
(一)過於信任一個成功或者優秀的人。
(二)自己對於隱患的漠視。
(三)對細節的不注意。
要格外重視變數
曾經看過一部軍事題材的電視劇,其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令我至今難忘:
兩支小分隊在進行軍事演習。很快,紅隊就將藍隊圍追堵截到無路可逃,並且將藍隊隊長俘虜了。
在藍隊群龍無首的情況下,誰都以為紅隊必勝無疑了。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藍隊在沒有隊長的情況下,居然突出了重圍,英勇反擊,最後取得了這場演習的勝利。
無論是紅隊還是上級領導都對這個結果目瞪口呆。
他們不明白一支沒有首領的部隊是如何取得勝利的。
最後,大家對此進行了總結分析,終於發現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紅隊只是匆匆上陣,而藍隊卻事先制定了五個作戰方案,其中一個就是當隊長犧牲或是被俘虜後,軍隊將如何作戰?
這幾乎是任何部隊都不會考慮的問題,但藍隊卻想到了,而這種情況也確實出現了。結果,因為事先做好了準備,他們最終反敗為勝。
藍隊的勝利基於對變數所作的準備。
世界瞬息萬變,部隊作戰情況面臨著諸多變化,一個企業也要面對市場的千變萬化,有人在變化中一蹶不振,有人卻在變化中東山再起。
造成這種差別的根源就是:
你是否重視了變數?是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