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1 / 4)

小說:信念平安 作者:嘟嘟

沒有人在路上走,我只好讓小葉用單車馱著。幾乎單車後面的每個人都撐著一把雨傘(那時候沒有防紫外線的傘),後面的人把傘舉得高高的,高到騎車人的頭頂上,遮擋住一點陽光,像演雜技的。宿舍的人說,如果走路,只需1分鐘,汗水就會從胳膊肘那流下來。我相信,我已經領教過了。7月的蛇口,天一亮太陽就辣,8點鐘基本上是火辣辣了。我在單車後面也舉把傘,風熱乎乎地從耳邊橫掃過去,大清早的空氣裡就沒有一絲清涼,這個季節,從早到晚就是個蒸。

葉靜曉

小葉個子不高,長得文文靜靜,要是不見面,單從名字上判斷,許多人把他想像成一個女孩兒。因為“靜曉”兩個字實在是太文靜太柔性了,就像我剛剛認識他的時候,他說他叫葉靜曉,我還以為我聽錯了。可後來在公司裡,不知為什麼大家都叫他葉老。他走路永遠是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腿像邁不開步似的,胳肢窩裡老是夾著一個黑皮包,手還嚴嚴實實地護著,一說話就眨眼睛,嘴巴也不怎麼動,只是在開心大笑時,才看見他有一排好看的小牙。

小葉為人算不上熱心,但辦事還是丁是丁卯是卯的,有點小老人的味道。他把我交給李玉猛後就展業去了。那時候平安只有幾個業務員,許多人還不知道有一個平安保險公司,小葉那個黑皮包裡除了投保單和條款外,還有公司的營業執照和經營金融業務許可證的影印件,有時影印件比條款還多,每次展業,都得先跟客戶說明白平安是一家新成立的保險公司,給客戶展示過影印的檔案後,才有可能接下來談業務,影印件還得留在人家那裡做“抵押”,萬一遇上個騙子怎麼辦?就這麼解釋,還有人以為小葉是保密局裡來賣保險櫃的,可想而知當時的國人對保險知道得多麼有限。平安的幾個業務員每天展業的時間都花在嘴皮子上了,小葉後來就練就了一個“三寸不爛之舌”。

李玉猛穿了一件很肥大的短袖襯衫在那裡抽菸。他在平安保險公司公關部當經理,手下一個兵還都沒有。我來之前,李玉猛那個部一直是單槍匹馬的就他一個。平安剛開始籌建報批時,###還親自和他一起跑,倆人一個月能跑北京好幾趟。

說起來真不容易,1987年以前想申報成立一個新的保險公司實在不易,不要說保險市場是壟斷的,就是那些傳統觀念也像一道道屏障,新事物想出籠,難,還沒出籠,許多就遭受了封殺。

###看了大量資料,換句話說,他是個意志相當堅定的人。意志堅定等於不信邪,但不等於沒有疑問。國外的高樓大廈裡,最高、最大、最輝煌的大樓為什麼都是保險公司的?有人斷言世界上僅存最後一座大廈,一定是保險公司的,又為什麼?

1985年,當時還在蛇口社會保險公司任副總經理的###,有一次翻閱招商局的歷史,發現在1885年,清政府就曾撥銀20萬兩,建立過一家保險公司,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家民族保險企業。看到這個史料###很興奮,後來有一次遇到袁庚,他就問招商局可不可以“重操舊業”?袁庚很痛快,說好啊,你是怎麼想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7章一個微笑至少代表一種美好(2)

於是,###就把自己大膽的設想告訴了袁庚。從那時開始,向中央申請建立中國第二家保險公司的工作就正式開始了。

1988年以前的中國,保險市場幾乎是塊處女地,國門沒有完全開啟,外國人還一下子進不來,站在這塊土地上的###很著急,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卻沒有耕耘,守著自家的肥肉自己卻還餓肚子,這有點不可思議。他帶上幾個人(這裡面就有李玉猛),揹著打字機,帶上覆印紙,揣著膠水,拿著塗改液、裝訂器、裁紙刀什麼的,一竿子去了北京。

後來李玉猛回憶說,他們在那個小旅館裡打字時,怎麼都拼不準漢語拼音,馬總也是出生在南方,普通話差些,於是他們就上街買新華字典,回來後一個字一個字地查詢核對,經常為個發音惹出笑話。修改好檔案後經常是下半夜了,馬總每次都還一個人很仔細地再把檔案核對一遍,看看裝訂是否有問題。他的裝訂標準是上下左右要對齊,裝訂距離要相等,點線要筆直,書釘既不能偏,也不能歪了。李玉猛常常為弄好幾張紙腰痠背痛,叫苦不迭。這些都是細節。這些細節,表達出一個人的理想跟審美,作風跟思維。沒有哪一種成功不需要這種嚴謹與籌劃。

這些細節和功夫,最終換來良好的“印象”——北京主管部門對蛇口這家叫“平安”的保險公司認真、完美的工作態度,經常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