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小說:中國時代 作者:宮本寶藏

同時發行。

與雷德描寫的生動性不同,《紅星照耀中國》的顯著特徵是細緻入微,無論是歷史上的小細節、對中國的教育和道德導向的探討,還是針對重要戰鬥進行的評價,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

紅星照耀中國(2)

斯諾的作品沒有雷德的小說那樣充滿刺激,但斯諾收集史實資料的困難程度要比雷德大得多。在他前往蘇維埃領土的行程中第一站是西安,也就是蔣介石6個月後被綁架的地方。在那裡,斯諾發現很多人同情紅軍,蔣介石釋出懸賞令徵集某個紅軍將領的首級。斯諾越過“紅線”後,還曾被巡邏的“白匪”跟蹤搶劫。紅軍接到的訊息則說,一個可怕的“外國惡魔”正徒步向他們逼近並準備發起攻勢。最初的時候,蘇區的人們(用斯諾的話形容就是一些農民和地方官)很好奇地跟他說“Hai P’a”,斯諾以為是“害怕”的意思,但不知道他們到底怕什麼,後來才知道在陝西方言中“Hai P’a”是“我不明白”的意思。

到達之後斯諾才發現蘇維埃中國的領土和英格蘭差不多大小。身材筆挺蓄著鬍鬚的紅軍將領周恩來熱情地接待了他。周恩來向斯諾積極建議並安排了一個92天的旅行日程,還承諾給他絕對的寫作自由。斯諾對紅軍隊伍如此年輕(軍官平均年齡24歲,士兵19歲)表示吃驚,更讓斯諾吃驚的還是紅軍軍官的身世背景。比如紅軍的一個主要將領朱德,現已年過50,曾經是軍閥割據時代的風雲人物,但在1922年投奔紅軍後成為革命者。還有29歲的林彪,現任紅軍大學校長,20歲時曾在蔣介石的部隊裡任排長。

給斯諾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還是44歲的毛澤東,中華蘇維埃政府的靈魂人物。毛澤東出身農民家庭,受中國傳統式教育,正是他組建了中國共產黨。蔣介石出25萬美金懸賞毛澤東的人頭。在中國,毛澤東成了和蔣介石同樣知名的人物。斯諾每晚在毛澤東的小石屋裡坐在板凳上,一點一點記錄下毛澤東耐心口述的自傳,這段文字即使不被編入《紅星照耀中國》,本身也是具有很高價值的資料。1927年蔣介石宣佈國共合作破裂,毛澤東便在湖南省組織了蘇維埃政權。儘管割據紛爭的局勢十分惡劣,僅40萬人的湖南蘇維埃政權還是從1930年維持到1934年,抵擋住了蔣介石部隊的4次進攻。毛澤東對這樣的勝利做了簡單的概括說明:中國的農民不幸達到了極點(他們甚至被提前徵收60年的稅),所以紅軍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援。

在第五次反圍剿戰役(1933年10月—1934年10月)中,蔣介石動用100萬人,以建立碉堡步步封鎖的方式控制了南部蘇區。這場戰役的失敗使共產黨不得不決定進行一次戰略轉移。1934年10月16日晚,紅軍在前線留下戰事設施,乘著蔣介石還未得知他們撤退時,向西部和南部轉移。這次大轉移有上千農民跟隨,專門配有一支騾隊運送裝置,其中包括一架紡織機和一套印刷裝置。轉移的隊伍帶著這些東西穿越12個省,翻越雪山,穿越沼澤草地,強渡敵人嚴密封鎖的河流。1935年10月20日,歷經368天的撤退,紅軍到達陝西的蘇維埃領地。

斯諾離開中國蘇區時正是蔣介石遭綁架的前兩個月,他走後的第三個月,國共開始了精心策劃不計前嫌的抗日聯合。對此,斯諾只是簡單做出預言:“國共合作將開闢抗戰史上的新紀元。”受日本報紙影響的讀者也許會認為,新紀元指的是日本的統治,但斯諾可不這樣想。他引用毛澤東的話說,儘管日本佔領了半個中國,封鎖了海岸線,但“離打敗我們還遠得很呢”。在和蔣介石的鬥爭中,共產黨一再撤退,引誘日本軍隊深入內地,在那裡,游擊隊將狠狠打擊日本軍隊的氣焰。

混亂的戰爭廢墟

《芝加哥日報》詳盡報道了中國政府對上海記者在日本佔領南京時的報道進行了刪節的部分。下面是一些被刪節的例子:

“雖然日本軍隊仍在城東100裡的地方,但南京已經被搶劫一空。它最大的悲哀不是中國的軍隊洗劫,也不是毀滅於日本軍艦的鐵蹄下……在中國戰場上,極度的疑惑在蔓延……中國軍隊自從8月起已經沒有補給……前線的食物供應極度短缺……混亂在對痛苦的忽視中滋生……於是,這加劇了中國前線士兵對現實的怨恨:他們不斷地在承受日軍的空襲,而白天卻看不到中國的戰機。即使每一箇中國士兵都知道,蔣介石的空軍能對日軍造成很大的威脅。……而現在如何呢?日軍使中國陷入混亂,這種狀況將持續幾年,也許是幾十年。當中國陷於崩潰邊緣的時候,俄國或其他國家都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