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的防守反擊和區域聯防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因為湖人有張這個強點,在爵士的外線輪換過來時,張很輕鬆就能利用自己的高度連續在老霍和埃裡克等人頭上出手中遠投。
第一節很快又成了突出超級巨星作用的比賽,爵士這邊沒有一個強點能夠隻身破防,湖人卻有張能在同樣強度的防守中找到得分機會,哪怕他的得分效率不算特別高,但也足夠讓湖人慢慢獲得領先優勢了。
第一節5分52秒,張開啟了得分模式,連續在外線嘗試三分並命中了兩記投籃,這讓雙方分差瞬間變成了10分。
斯隆急忙請求暫停,張這個中鋒老跑到外線搞事情,逼得他不得不換下了4投只有1中的馬龍,然後把拉塞爾和埃裡克這兩個小前鋒一塊換上場,再加上被頂上中鋒的麥克戴斯,爵士同樣變成一套奇葩陣容,他們的內線等於是站了三個前鋒。
但這次變招很高明,不僅利用拉塞爾和埃裡克在內外線遏制了張的瘋狂,爵士還在進攻未遂的情況下采用就地防守的策略,降低湖人的反擊速度,並令球隊贏得落陣地防守的時間。
各路媒體人不得不感嘆,湖人和爵士這種奇葩的陣容還沒有在nba歷史上出現過,這兩支球隊現在最高的球員居然是張和麥克戴斯,全場連一個真實身高超過206cm的球員都見不到,這打的是什麼玩意?
電視前的唐尼爾森和帕特萊利卻看得眉飛色舞,這不就是他們心目中最好、最理想的陣容嗎?尤其是湖人隊,他們最矮的基德身高是193cm,最高的張身高205cm,平均身高正好兩米出頭,這真是一套完美的陣容啊!
斯隆卻一點都不覺得完美,他完全是被迫派出這麼一套奇葩陣容來限制張,可問題是張終於被他們暫時按下去了,但自己這邊卻沒辦法趁機追分,這就真的很尷尬了!
爵士的問題還是和上場比賽一樣,他們的防守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是進攻端少了馬龍就真的不行。爵士的陣容裡沒有他,他們完美的鐵三角就無法運轉起來,斯托克頓就難以擺脫基德,麥克戴斯那邊對上大本都有點費力氣了,張則完全在場上為所欲為。
張其實只被抑制了一小會,他很快就轉移到低位去進行單打,這一變立刻讓爵士又陷入到被動之中,因為用拉塞爾或埃裡克去防,他們兩個扛不住張的背打。但用奧斯特塔格這個中鋒去防,張隨便往前一拉或往後一轉,就能擺脫這種移動緩慢的內線。
那怎麼辦?
當然只能包夾了。
但去低位包夾就必然會露出外線,湖人真正的目的正是讓張來牽扯防守,好讓弱側的瓊斯和基德展開進攻,這兩人突起來也不是能輕易擋住的。
斯隆這次接不住湖人的變招了,張打起中鋒位置除了能為湖人帶來防守上的效益,他的更大威脅還是在進攻端。
爵士從上一場開始就完全應付不了這樣一箇中鋒,這tmd還是中鋒嗎?
斯隆從沒見過既能在外線突破遠投,還能去低位背打玩夢幻腳步的中鋒?
當年的魔術師,那也只是名義上的中鋒,他並沒有辦法真的像中鋒一樣打球。但是張卻可以隨意將自己的角色從外線到內線轉換,他是真的能像中鋒一樣打球。
張第一節後半段就在低位玩起了夢幻腳步,這招他平時就總用,今天拿來當常規武器也沒什麼問題。真要說起來的話,奧拉朱旺也就比他高個三四厘米,那貨虛報身高的事又不是什麼新聞,所以他的夢幻腳步雖然不如大夢節奏感好,但是爆發力要強得多,最終帶來的輸出一點都不比大夢差。
整個第一節,張不光能在外線做法,還能頻繁進入內線搞事,就連籃板球也不含糊,單節17分5籃板2助攻的表現讓爵士隊再度提前gg,湖人首節結束後便以33:21領先12分。
張表示他今天打中鋒完全沒有壓力,馬龍第一節幾乎沒有來強攻他,因為湖人直接就放掉了馬龍。如果那貨衝進內線強攻,張和大本馬上就會聯手撲過去封蓋,馬龍在這樣的包夾中即便近距離也很難把球投中,首節比賽唯一投中的那球還是用的左手。
第二節,爵士延續了首節後半斷打鐵的狀態,張已經開始去培養隊友的自信了,他會盡量讓隊友拿到分數,因為他知道下一場才是真正的挑戰。
大本表示我收穫自信的地方不再進攻端,張也明白這是個真正把技能點都加在防守上的怪胎,人家穆託姆博其實還是想得點分的,但大本是真的對得分不感冒,這方面他和羅德曼太像了。
基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