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宮謝恩的時候,鄭王妃去了甘露殿,周弘文去了御書房。
周弘文在御書房外等著的時候,聽著裡面幾位閣臣在商討事情,便靜靜的等著。
只聽只聽裡面起了爭執,一個說單憑著一個戶部尚書,控制不了整個淮州和運河一帶。周弘文聽著,知道這是嚴家的人,要將睿親王拖下水。
隨後,一個又說,馬建議原就是淮州知府,與淮州官商勾結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
周弘文心底冷笑,知道這是睿親王的人,要將罪名推到馬建議身上。
內閣裡其他人都沒有參與,為首的朱閣老,還有梁閣老都靜觀其變。
最後那兩方爭執了起來,都挑明瞭說,一個說馬建議是睿親王指使,戶部的賬目定有問題,希望昭仁帝嚴查。
一個接著又說,他是受了人的好處,來故意栽贓睿親王。昭仁帝被吵得煩了,拍案怒了,不就是一個戶部的賬,查清楚就沒事了!
於是下令查戶部的賬。
這個時候,一直旁觀的梁閣老便站了出來,言道:“陛下,戶部的賬目千頭萬緒,不是輕易能查清楚的,非精算之中的翹楚而不能,這委任人選,陛下當慎重抉擇。”
聽到這裡,周弘文心中暖意盪開。
白蓮她從不跟自己說她的計劃,卻把前路鋪的穩穩的,甚至不用自己做什麼,不動聲色的已經在朝中換了一批都自己有利的人。
她清楚昭仁帝和睿親王以及嚴家的情況,也瞭解朝中的形勢,一方牽制一方,從中謀了一條快速穩當的路。
周弘文分神的這一會,御書房內已經有人提出了崔三。
昭仁帝對崔三的印象良好,當下便同意了。
他們散了之後,孫總管才與昭仁帝通報了。
剛處理完煩心事,昭仁帝現在的心情並不好,看到周弘文,隨口問了幾句,賜了些東西,就打發他下去了。
甘露殿裡,嚴皇后與鄭王妃正說著話,便聽到宮人通傳:“娘娘,公主來了。”
鄭王妃來之前得了鄭王的吩咐,知道宮裡的德音公主是嚴皇后的心頭肉,鄭王吩咐自己與她保持距離。
鄭王妃站起身來,待周德音進來後,相互見了禮後,才彼此坐下。
周德音坐在嚴皇后的身邊,上下打量著這位新晉的鄭王妃。
她對前世鄭王的瞭解並不多,只知道後來宮變中死在了宮中,被陸曄安上了叛逆的罪名,而他的王妃是靖安侯的姑娘,靖安侯韓家也為此受了牽連。
這是自己前世所知道的。
可是這一世,鄭王妃竟然成了清河崔家的女兒,這變化不可謂不大。而且,每每想到白蓮與周弘文親近的時候,心中便有些不安。
她派人查探過,白蓮與周弘文是在登州碼頭初始,白家對周弘文有搭救之恩,原以為周弘文跟白蓮春天的時候,頻繁的相約,以為他們好事將近,誰知道一轉臉,周弘文竟求娶了崔家的女兒。
這中間究竟出了什麼事,才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小劇場:
顧衍:大家又開始想我了,下章要出來解解你們的相思之苦。
陸曄:見過不要臉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楊青:專業打醬油一百年的人,少出來刷臉了。
ps:感謝蘆薈的香囊,半夏的平安符。還有大家的月票,麼麼!
三更在八點。(未完待續。)
第361章 嚴皇后(驀然和氏璧加更)
周德音想不通,也想不明白。
周德音剛想開口與鄭王妃說話,便聽到外面說鄭王來了。
鄭王進來後,給皇后行了禮,首先看得不是鄭王妃,而是坐在嚴皇后身邊的周德音。
周弘文的目光讓周德音有些不自在,她還沒看清楚那目光裡都包含了什麼時,就見周弘文面帶笑意的看向了鄭王妃。
周德音看著座上的鄭王妃,突然冒出來一個念頭。
如今自己對白蓮束手無策,她身邊防範的緊,何不將她弄到身邊來,到時候尋她點錯處,豈不是輕而易舉!到時候致她於死地,比現在容易的多了。
隨後周德音又想到前幾日在嚴皇后處,嚴老夫人說的那件事情。
陸曄竟然向白府也提親了。
這個訊息讓周德音煩躁了好些天,也說不出為什麼,前世陸曄迷戀周德音,今生卻痴纏白蓮,讓她心中十分的不痛快,卻也說不清楚為什麼。
但是心中卻有一個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