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漸也離人們遠去。畢竟大梁的根基是穩固的,朝中還是賢臣忠臣掌著的,皇帝和太子是明是非的,後宮也是安穩的。奸佞雖不可免,但都沒有漫延擴充套件的跡象。
邪不壓正,人們心裡都充滿了信心。
臘八一過,朝廷裡忙碌起來了,吏部也熱鬧起來了。
五軍都督府幾位大都督副都督都碰了面,端親王開始馬不停蹄地與眾老友們碰頭喝酒,宋澈因為去年五軍大操演輸了而耿耿於懷,最近也常與各軍營互動頻繁,說是要知己知彼然後在明年的大操演上做到百戰百勝。
中軍營裡進人的事最終定了下來,袁怙已於冬月底進了經歷司任經歷,衙門裡雖有不服氣的老鳥,但大多數人還是有容人的胸襟,何況袁紫伊對於官場上事情也熟,因此他進衙這段日子並沒有遇到多少阻礙。(未完待續。)
256 有客人來!
他這裡進了衙,袁紫伊就開始著手辦起東直門外開鋪的事。鋪子賃下來了,徐鏞作為唯一的股東,最近卻沒有時間去關心,一則徐冰要出嫁了,他得配合徐瀅顧著崔家這層,二則他的委任令也該下來了,不免有些關心會被派去哪兒。
哪知道宋澈因為當日徐瀅提及徐鏞若被派往京外,楊氏便將獨住的事情,心裡總惦記著這個,老想著怎麼樣不在破壞原則的情況下,能夠名正言順地把他給派到近些的地方,正好這次滿缺,多出幾個要往後排的名額,於是他就乾脆“建議”太子把他往後挪到半年後那一批。
他辦這事兒的時候徐瀅竟然不知道,是她納悶起徐鏞的委任令遲遲未來他才說起,把她當場愣得說不話來。作為徐鏞本人自然是希望越快上任越好,但如果推到下一批能夠補上京郊的缺卻是最好不過,因此這麼樣一來反倒是又更從容了。
王府裡最近宴會也多,雖然中饋在寧夫人手上掌著,但徐瀅身為主母,少不得出面應酬女客。加上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