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2 / 4)

小說:特別經歷 作者:世紀史詩

開“中美軍事聯席會議”,國民黨軍的參謀次長林蔚,陸軍副總司令餘漢謀、孫立人,國防部的6個廳長,都出席了會議,國防部所屬8個局的局長列席,剛代蔣經國當局長的賈亦斌亦在其中。

會上,柏寧克提出了一個事關青年軍的“議案”,主要內容有二:取消青年軍作為培訓預備軍官的訓練計劃,全部調往前線與解放軍作戰;降低青年軍待遇。林蔚、餘漢謀隨之附和。

賈亦斌覺得,柏寧克的議案,在事前根本沒和他這個直接負責官員磋商過,是對中國有關當局的藐視,而這一議案的實施,將迅速使廣大學生士兵成為內戰炮灰;同時其間也含有削翦壓抑蔣經國用意。

蔣經國與美國人的牴牾由來已久。在華美軍顧問,趾高氣揚,發號施令,幾同太上皇,引起許多中國官兵的不滿。而蔣經國更是個性倔強,慣於我行我素,不喜如影隨形的人。加之他長期在蘇聯學習生活,又加入過共青團,其思維行止常帶有一時抹不了的影響痕跡,分明地顯露出與國民黨大多數官員不盡相同的特色。

他到重慶不久,就同美國兵演了一出全武行。那是他奉父親命,到美國空軍志願援華大隊(即飛虎隊)見隊長陳納德。美軍哨兵見是中國軍官,便阻其進入,爭執中美軍哨兵耍蠻首先動起手來,而蔣經國偏巧學過功夫,順勢將美軍哨兵摔翻在地。此後,蔣經國對美國人更顯冷淡,深懷戒備。

美國人感到蔣經國難於控制後,對蔣經國勢力的膨脹,更抱猜忌、壓抑態度。青年軍初創時,蔣介石為了鼓勵青年從軍,給予青年軍比較特殊的地位和待遇;蔣經國則透過政治工作體系,迅速掌握了這支由知識青年組成的武裝,故時人有“太子軍”之稱,而美國人由此聯想到的卻是蔣經國身上的蘇共影響。

1945年春夏之際,美國擬裝備國民黨60個師,組成文化技術水平較高的遠征軍,赴印度、緬甸作戰。本來這60個師包括青年軍,但當美國人發現“太子軍”的事實,便將青年軍排斥在外,不予裝備。

美國方面還有意扶植西點軍校畢業的孫立人,以遏止蔣經國在軍中的進取勢頭。艾森豪威爾和馬歇爾不經國府應允,就把孫立人邀到歐洲戰場觀戰3個月。蔣介石參出了此間蘊意,當孫返回,蔣介石連連詰責:“你是美國人的部下,還是我的部下?”蔣經國心裡明白,分外惱火,“洋太子(孫)與土太子(蔣)之爭”漸趨公開化……

賈亦斌停止了浮想,站起身來表示了自己的態度,指出議案未徵詢直接負責部門意見就匆匆透過是不合適的。

柏寧克向來傲慢自大,從不把中國軍人放在眼裡,又見只有賈亦斌一人持異議,遂專橫地打斷賈亦斌的發言,說列席代表沒有發言資格。

但賈亦斌並未屈於他的威勢:“討論中國的事務,我們中國人當然有發言權。中國人對中國的事務比美國人更瞭解,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我們中國人!”

也許是因為在中國還不曾遇到過這樣強硬的頂撞,柏寧克接連叫喊出幾個“NO!NO!”想迫使賈亦斌停下來,會場上的氣氛驟然緊張。賈亦斌則想:既然已經頂撞起來,乾脆一不作、二不休,豁出去了,中國的軍隊,不能總讓美國人指揮得團團轉,今天就為中國軍人爭這一口氣。

於是,當柏寧克吼叫時,賈亦斌就把喉嚨放得更高,會場被兩人的爭吵淹沒,議案無法繼續討論。最後,柏寧克只好悻悻宣佈散會。

走出會場,孫立人趕到他身邊,握著他的手說:“亦斌兄,你今天總算為我們中國人出了一口氣啊!”賈亦斌沒想到,像孫立人這樣受美國人青睞的軍官,也會向他表述這樣的感嘆,可見自己的舉動維護了國家和軍隊的權益,是得到多數與會者內心支援和同情的。

會後,賈亦斌立即給蔣經國寫了一封信,在敘述了與柏寧克的爭執後,他憤懣地寫道:“中國人長期受日本人的氣。經過八年抗戰,犧牲了無數同胞,好不容易剛剛把日本鬼子打垮,卻不料‘前門驅虎,後門進狼’,我們又要受美國人的氣了,我實在難以忍受!”

蔣經國很快就給賈亦斌回了信,絲毫未加責備,反露激賞之情,特別是那段結束語,意味深長:“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今日歲已寒矣!”賈亦斌感覺到,這字裡行間含有某種寄望。

同蔣經國的爭吵日漸增多

12、第一任校長袁俠民,因貪汙學生給養,被學生轟下了臺/ 學生們感到二任校長吳寶華亦有貪汙之嫌,驅趕之聲又起/天天喊反貪汙,反腐敗,你的學生貪汙了,你就不反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