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2 / 4)

小說:特別經歷 作者:世紀史詩

確處理各個不同階級成分的土地財產,是蘇維埃的重要工作。” 社論還論述了正確區分土地鬥爭中“左”與“右”的界限,及其應採取的正確態度和做法,以引導農村土地鬥爭走向正確的方向。

1936年6月,王觀瀾隨同中央機關遷往保安縣,(今志丹縣)併兼任土地部和中央工作團兩方面的工作,但他仍經常抽時間到農村去做調查。當時保安農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區鄉政府沒有空餘的窯洞和被褥,他常和大家擠在土炕上和衣而臥,沒有菜吃,就在飯上灑點鹽。

有一次,他到了保安縣(今志丹縣)李家窪村,發現有一個叫李成奎的貧農,妻子病重沒錢醫治,自己地裡的莊稼也顧不上種,他立即找來鄉幹部商量,發動互助社幫忙,突擊三天,幫李成奎把莊稼種上了,使老百姓更加擁護共產黨、毛主席。

這期間,王觀瀾對抗日統一戰線形勢下的農村階級關係又作了全面調查和研究,參與起草了《中央關於土地政策的指示》,檔案明確指出,“土地政策的新規定,首先是沒收一切漢奸賣國賊的土地財產,而一切抗日軍人及一切獻身抗日事業者的土地均不在沒收之列”,同時還指出,“黨的新土地政策,不但給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群眾解除了封建剝削,而且同時推動了農民積極參加民族解放鬥爭,壯大了民族力量。”

檔案下達時,王觀瀾還為紅軍大學學員和機關幹部作了有關宣講報告,並在中央機關刊物《黨的工作》上,發表了《關於土地政策中幾個問題的答覆》文章,對這一時期黨的土地政策作了具體而明確的闡述。

在參與制定和貫徹黨在新時期土地政策的同時,王觀瀾還為發展陝北蘇區的農業生產做出了許多努力,他不僅隨時關心群眾的生產積極性是否被調動起來,還對農業生產中的一些關鍵問題,如耕畜、農具、種子、肥料和勞動力等,花費了許多心血,認真研究解決。

與王明、康生的衝突

6、“觀瀾如果不是好同志,我們黨內就沒有好同志了”

第二次國共合作形成後,黨中央決定成立中央統戰委員會,王觀瀾擔任常委,同時任陝甘寧邊區黨委副書記和統戰部部長。

1937年末的一天,那時王觀瀾和徐明清剛剛結婚不久,毛澤東把王觀瀾找去,要他帶上一封寫給國民黨綏德地區專員何紹南的親筆信,前往綏德,與何紹南談判。以解決戰爭中的土地問題和抗日統一戰線等問題。

王觀瀾帶著毛澤東的親筆信,立即前往綏德。

一到綏德他就提出,“消滅摩擦,一致抗日”的口號,深得綏德民眾的擁護。接著,他在談判中迫使何紹南接受了中共的提議,成立了綏德抗日統一戰線的組織——綏德黨政軍民聯合工作委員會,打破了國民黨包辦行政的局面,堅持了黨在抗日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同時也維護了抗日群眾團體的合法地位。

1938年5月,王觀瀾從綏德返回延安後不久,就調任陝甘寧邊區黨委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同時還擔任了中央統一戰線委員會常委。

不久,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王明被免除了中共長江局書記,從武漢回到延安,擔任中央統戰部部長職務。就此,在執行黨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上,王觀瀾和王明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爭論是由“邊區”和“統戰區”的區別引發的。

王明武斷地宣佈:“邊區”也是“統戰區”,沒有區分的必要。

王觀瀾堅持認為,“邊區”主要是指共產黨早就建立的革命根據地,而“統戰區”雖有八路軍駐防,但地方政權仍控制在國民黨手中,兩者有明顯區別,我黨的統戰工作應因地制宜。

王觀瀾的妻子徐明清記得,有一次,王觀瀾回到家中,面有怒色,嘴裡小聲嘀咕著:“一切經過統一戰線……” 徐明清心想,莫非丈夫在工作中遇到了什麼麻煩?

正想著,王觀瀾突然問妻子,“明清,你說‘邊區’和‘統戰區’有沒有區別?”

“當然有區別。要麼怎不叫一個名稱呢。” 徐明清不假思索地回答。

這時丈夫才說出了原委。“今天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央統戰委員會常委會時,王明居然武斷地宣佈‘邊區’和‘統戰區’沒有區別,他還重彈‘一切經過統一戰線’的老調,我和他大吵了一通。”

“你們倆人在蘇聯時就吵,現在到了延安還是吵,你們真是冤家對頭!” 徐明清插了一句。

“王明這人自高自大,在蘇聯時就目空一切,容不得別人的觀點。現在又舊病復發,他提出的‘一切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