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王敏清說:“我清楚地記得,那天在搶救現場的醫生,只有北京醫院的、中南海保健處的和我這個中央保健局的,再沒有別的單位的。我可以負責地說,‘北京阜外醫院、協和醫院的心血管病專家們也很快被接來了’的說法是根本就沒有的事。對此,除了我之外,當時在場的錢貽簡大夫也可以作證。”
王敏清跟著胡耀邦乘的救護車,一起到了北京醫院。他親自把胡耀邦送進了病房,並和醫院方面共同做了安頓醫護的部署。把一切都安排妥當後,他又在胡耀邦的病房逗留到臨近晚上7點,才離開醫院。
在此後的4月9日、10日,王敏清都到北京醫院去看望胡耀邦,瞭解病情。他說通常的情況下,病人在醫院安頓好了,是不需要中央保健局局長一而再地到病房去看的,但他和胡耀邦的關係非同一般,況且胡耀邦的孩子當時不在北京,所以他一定要親到病房看望。
心肌梗塞搶救過來後,連續三天病情穩定,按說短期內就沒什麼危險了。三天後,王敏清因有公務,離開了北京前往廣東、海南出差。然而就在4月16日晚,正在海南的王敏清,從廣播中收聽到胡耀邦於15日不幸逝世的噩耗。
聽著廣播,王敏清感到非常的震驚和突然。在他的印象裡,胡耀邦是那樣的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在此次搶救之前,王敏清就從未聽說他住院治療過什麼病症。特別是在王敏清離京時,他病情似乎已經穩定,不存在什麼危險了,怎麼突然就去世了呢?
王敏清懷著極度不安的心情立刻購買機票,趕回了北京。到京後,他隨即去北京醫院瞭解胡耀邦逝世的情況,醫生們告訴他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沒能絕對地臥床靜養。這和胡耀邦的性情習慣有關,他不容易靜下來。心肌梗塞患者,下床走動,大便用力,甚至在床上翻身用力,都可能發生意外。所以,醫生們要求他大、小便不要下床。但胡耀邦總想下床,特別是他對在床上由別人幫助解手極度不習慣,非要上衛生間大、小便,結果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4月21日,王敏清在人民大會堂,參加了研究胡耀邦治喪活動問題的會議。在那些日子裡,王敏清的心情十分沉重:對自己熟悉和敬重的父執胡耀邦,本應替代他不在北京的孩子們更多地在他身邊守候,可自己偏偏因事外出了。王敏清後悔得無以復加。
當胡耀邦遺體化妝完畢,進行火化之前,王敏清專門來到北京醫院的太平間,久久佇立在胡耀邦遺體旁,陣陣哀思湧過心頭。在他的家中,筆者看到那張他和化妝師,俯身在胡耀邦身邊致哀的照片。
1990年春,61歲的王敏清從保健局局長位置上離休。回溯走過的歷程,胸襟恬靜而坦然。他一字一板地對筆者說:“我很明白,在這個特殊的位置上,並不是我有多麼了不起。我僅僅是個內科大夫,能力有限。做保健工作數十年,主要靠組織上的支援與信任,靠專家、教授以及同事們的幫助與配合。而我自己則是始終堂堂正正地做人,實實在在地做事。無論順境、逆境之途,榮辱、壓力加身,我從不做愧疚之事。所以我做事讓人放心,自己也甚感欣慰。”
幾十年過去了,經歷了坎坷、經歷了動盪、經歷了榮譽,他的心境依舊平靜如水,無怨無悔。“這是不是好人一生平安?”王敏清如是說。
一些熟悉王敏清的人對他說:“你從25歲開始,就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做醫療保健工作,這一輩子盡為大官們服務了。現在下來了,也該為老百姓服務服務吧!”於是,人們經常可以在有益於社會保健事業的各項活動中,看見王敏清那依然充滿活力身影。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公認的黨內農業和農民問題專家
毛澤東曾評價說:王觀瀾在我們黨內是懂得農民與土地問題的。
綜觀王觀瀾一生,自幼出身於貧苦農家,從青年時代起,便利用一切機會,深入到農村和農民當中搞調查研究,撰寫了《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等多篇文章,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從事農###動和土地革命的領導人之一。他長期深入農村實際,調查研究,參與了黨的許多重大土地和農村政策的制定,尤其對中國共產黨早期土地和農村政策的制定做出過巨大貢獻。
建國後,王觀瀾一直在黨和國家的農業領導崗位上工作,後又任國家權威農業教學和研究機構——中國農業大學的領導職位。數十年間,他以發展中國農業為己任,深入調查研究,講求事實求是,從不跟風看人,一心只為中國最廣大的農村和農民尋找可持續發展、致富的理論和光明出路。他在農業領域有許多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