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就來捧個場。
張廷玉坐在正中,受了孩子的拜師禮。
那一刻,他恍惚想起了張英。
當年他開蒙的時候還很小,張英就坐在那椅子上笑看著他。
如今,張廷玉也帶著微笑看著胖哥兒。
旁有吳士玉乃是宋犖的家學先生,自告奮勇來當儀禮先生,見拜師禮完了便喊道:“拜師禮畢——”
胖哥兒跪在地上磕了頭,看著他的父親,也是他的先生。
如今這麼多人看著,胖哥兒也懂事了,也許孩子就是在這一瞬間就開始脫離父母的懷抱,讓翅膀硬起來,從雛鷹,一步步地飛走……
顧懷袖在後面也看得見,她用帕子掩著口,已不知為何淚流滿面。
張廷玉道:“因父母憂心你年幼多夭病,八年不曾為你起大名,如今你入家學,略識數字。今日,按著家中排輩,你為自己取個名,阿德,抬名冊來。”
“是。”
阿德應聲,將寫滿了合適的字的字帖放在了高高的桌案上。
胖哥兒再拜起身,只到了桌案之前,動作熟練地抬了手提筆,他雖不入家學,可父親寫字時候的姿態卻是牢記。
眾人都以為胖哥兒開蒙晚,可如今看那握筆的姿態,便知道——
僅僅是開蒙晚了而已。
胖哥兒尚還肉乎乎的手,握著筆,看了一圈,然後圈定了其中一個字,便擱筆。
阿德上前看了,將字帖起了,示於眾人。
張廷玉也看見了,心下也是複雜的一片。
從今天開始,他的兒子就要長大了。
張廷玉沒忍住,忽的抬起自己的手掌看了看,而後想起了自己的頭髮……
“公子姓張名若靄,行二,四十五年廿八入家學,自圈名為靄,示於眾。”
從此以後,他就叫張若靄了。
他朝著堂中各位先生再次一揖:“學生張若靄,問諸位先生好。”
作者有話要說:第三更。
凌晨應該有還更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