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2 / 4)

小說:包公案 作者:炒作

曰:“吾見兒非凡,我甚愛之。且我無子,只有一女,年紀相若,未曾許婚。今我欲與此子結親,但無人作伐。”鄭達雲:“即如此,吾當勉力為之。”有《西江月》為證:相貌堂堂俊偉,生來穎悟超群。讀書窗下用心勤,一見人人欽敬。不用三媒六聘,求婚自有佳人。雖然月老定婚盟,還是三生有幸。

次日天午,鄭先生整頓衣冠,前來拜謁施長者。家人入報,長者亦整衣相迎。禮罷,分賓主坐定。獻茶罷,長者問曰:“小兒在先生門下,多蒙教導,有費襟期,不能報謝。先生乃繼往聖,開功業非小!”先生道:“敢以言謝。孔子云:‘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且令郎明敏天資,默識心通,不日高吾之萬萬矣!豈可長為師範哉?此來者,敬有一事相稟,未知長者容否?”長者道:“非說也!實情誼一體,有事但言,有何礙哉!”鄭先生雲:“敝友何員外,與不佞自幼同窗,每到敝館見令郎人才俊偉,穎悟非常。他家頗富,並未有子,只有一女,年與令郎相若,意與長者結親,無人可以託伐,故不佞不避嫌疑,斗膽特來為媒。倘不見鄙,三生有幸也!”施長者聞言道:“久聞何員外大名,他乃富翁,怎可與貧老結親?”鄭達道:“委實出其本意。不佞焉敢妄舉!”長者道:“既如此,待貧老擇日備禮來過聘,再得商議。”鄭先生拜辭施長者,回至館中。

次日見何員外來,言及前事,必貴夫婦不勝喜悅。夫妻商量道:“延先生痛飲一日,權為歡敘;容日再議一頓酒餚,請幾個親厚者來陪先生飲。”正是:

水陸俱陳物物休,杯盤羅列味珍饈。

殷勤把盞頻頻勸,月轉花移飲不休。

賓主情歡滿席,皆勸鄭先生。酒已酣矣,員外道:“今日所設,固為鄭先生,但所敬在前,次敬在酒,只管酣醉,何以表將敬之意?”於是滿酌,連勸鄭先生,將大觥再勸。尚飲不下,醉後復醒。正是:酒從歡處飲,財向苦中求。時賓主傾倒情懷,呼廬擲雉,酒席大放。剛飲至半夜,眾人皆散。鄭先生堅意要回書館,員外哪裡肯放,留宿一宵。次早,員外吩咐皰人安排早膳相待。略飲數杯,堅執不飲,只得從命,早膳已畢。員外送出而別。

先生至館中自思:“長者三樂:得英才而教育,一樂也;得佳婿以全朋友之美,二樂也;則心中實相投,三樂也。”故作詩一首自述雲:

英俊人才出杏壇,默成好事有何難。

婚姻事已諧秦晉,師弟情尤邁孔顏。

得婿既全朋友託,為媒又稱主賓閒。

百年美滿從今定,尚勉蟾宮把桂扳。

從定親之後,先生教愈勤,弟子學益篤。七年之後,學問大進。忽一日,有信來報縣中考取童生。鄭先生即喚施俊收拾赴考。縣僥倖在優等;送府,府中又考批首;送道,提學取選文字有臺閣之象,亦取批首。竟取河清縣,去參拜學中師父,及拜謝鄭先生教道允恩。諸親都來作賀,大開筵席,痛飲數日。施俊復辭父母,往鄭先生館中讀書不題。

卻說施長者夫妻見了兒子長成,學問又就,不勝之喜。兩老商議日:“今日幸得入學,深感鄭先生教誨之力,又蒙他作伐玉成婚姻。今於既已長成,況我夫婦年亦已年,今當娶媳過門,與子成其婚配,付以家事,使他經歷世務,比知稼穡之艱難。”院君日:“我亦有心久矣!”次日設席,著人請鄭先生來家會飲。酒至半酣,長者舉杯相勸道:“小兒蒙先生之教,感恩萬萬,不能報耳!今日薄酌小酬。但又蒙玉成婚姻,今日小兒人亦長成,而愚老夫婦年又老邁,勞先生玉口一陳,拜上親家,欲娶他令嬡過門管理家事。望先生始終盡美,容愚老結草以報。”先生道:“此事極好為之。何員外乃不佞心友,凡事乃不佞以主張,決無違逆也。”其日盡醉而別。

鄭先生歸至館中,乃至天明,梳洗已罷,徑來何員外家,道及施長者欲娶令媛過門之事:“敬託老夫告知,擇日即來迎親。”必貴道:“既是如此,妝奩俱已齊備,不知院君之意何如?”鄭達道:“我已硬許矣。打點只歸,不必她說。”何必貴道:“你既許了,也不消問院君,只得安排行嫁便了,再煩回覆親家,憑他擇日來迎便是。”鄭先生即來回報。施長者擇十月十六庚申,吉日親迎。備辦禮物,鄭先生引施俊,登門迎親。何員外送女賽花登轎,灑淚而別。至了施家堂中,眾皆看時,但見新人生得:

一貌賽嬋娟,生成美少年。

袖中籠玉筍,裙底露金蓮。

柳葉眉間嫩,桃花臉上鮮。

嫦娥初降世,步步可人憐。

卻說何賽花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