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2 / 4)

小說:包公案 作者:炒作

罪也。你且放心,不必多慮!”於此,將衣領所帶的孔雀血細嚼幾口,包公死去。有詩嘆曰:怪孽無端降世塵,肯將一命往天庭。

西天叩佛求貓救,復定山河永太平。

第七回 包文拯天庭見玉帝

卻說包文拯把孔雀血吃了幾口,一氣歸陰。那真性靈魂直到天門,遇著把守天門兩員天將,一員是關元帥,一員是趙元帥。一見文曲星包文拯慌忙走到天門,二員天將問道:“包丞相何往,為何如此慌忙?”包公打個稽首道:“二位天將少禮。下官領玉帝敕令,下凡輔佐仁宗天子。向來太平,只因幾個妖魔下界,擾亂朝綱,致使天下不寧,未審何妖怪。臣食天祿,若不為君擔憂,是臣之罪也。故臣捨命特到天庭謁見玉帝,敢煩一位相引。”關元帥道:“小將隨送丞相前往天宮去矣。”包公直到靈宵殿,恰遇兩個司天監內使出來。關元帥道:“今有下界文曲星要見玉帝,你二人相為引進。”關元帥道:“我要回轉天門。”與包公作別去矣。

兩個內使引見玉帝。包公手提牙簡,俯伏金階。玉帝問道:“文曲星,孤差你臨凡下界,日則判陽,夜則判陰,清平世界,匡君育民。有何事故,來此為甚?”包文拯將施俊求名,路遇妖怪,複述一遍,奏曰:“如今天子、國母與小臣,妖怪也都變成兩個,滿朝文武莫能辨焉,真偽難分,政令以此不行。國家以政令為要,既政令不行,國何以治之?大則傾危國家,小則惑亂天下。臣既秉心侍君,豈忍坐視。敬叩天庭查究是何妖怪為禍,乞差天兵剿除,以清凡世。非惟國家幸甚,天下生靈亦幸甚矣。誠惶誠恐,冒奏天庭,伏以濟世為心,俯加詳察。”玉帝聞奏,即差檢察司曹十人分往四方察究,是何等物下凡為怪,轉奏施行。

十個司曹領旨,各投一方四大部洲去也。一曹查往東勝神洲,一曹查往南贍部洲,一曹查往西牛賀洲,一曹查往北荻廬洲,一曹又去查東八天,一曹就查南八天,又一曹即查西八天,一曹竟查北八天,一曹又查多羅蜜殿,一曹查十殿閻君案前。查得此妖怪乃是西方雷音寺靈怪五鼠精走落中界作怪。一曹又奏曰:“此妖無法可施,只在西天佛國雷音寺世尊殿前寶蓋籠中,有一隻玉面金貓,能伏此鼠。若還到得世尊處,求借得此貓,能捕此鼠,勝過十方天兵矣。”玉帝聞奏大喜,即差天使令玉牒文一封,前往西天雷音寺世尊殿前,求借玉面金貓。天使領了玉牒,腳踏祥雲,竟往雷音寺去。正是:

行色一鞭驅紫電,不辭千里借金貓。

世尊若肯除妖怪,分別仁宗定宋朝。

天使駕起祥雲,猶似龍飛,不時辰來到西天,徑入雷音寺裡,參見世尊。僧啟:“慈悲,玉皇命使到來,求見慈顏,乞將玉牒奉上。”世尊如來展開玉牒一看,乃是玉皇大帝來借玉面金貓文牒。世尊乃知其意想雲。乃吩咐天使暫且迴避,再容商議。天使退候殿階,聽候回旨。世尊與諸佛會議,世尊雲:“玉帝齎下牒文,來借玉面金貓下凡收除妖氣。我思僧家以慈悲為本,救人為心,又是玉帝分上,怎可不借與他去?”時廣方大師進曰:“啟告世尊,此貓殿上離他不得!經卷極多,若此貓不在,卻被群鼠咬壞,可不有誤大事。”世尊雲:“若還不借此貓,怎奈玉帝旨意,誰敢不從?”廣方大師雲:“世尊果若借他,可將金睛獅子借之則可。若玉帝究問其貓,只說要留金貓守護金經。玉帝想亦未必加罪於我們。”世尊如來果依其言,遂將金睛獅子借之,付與天使。天使轉接獅子,身駕祥雲,不一時迴轉靈宵寶殿,把金睛獅子捧上玉帝案前。玉帝即招包文拯,將此獸交付文拯。

文拯欲待要接,值殿司曹見之,向前奏道:“此不是玉面金貓,乃金睛獅子。此物不能捕鼠!文曲星本為東京朝廷有難,不辭一死,來到此間,指望除此妖孽,以上救君,為國扶政,下以拯民,剪除災禍。此謂忠臣良將之為也。除非借得玉面金貓,方可降得此怪,亦不枉其舍死救世之心。今借來此獸不是玉面金貓,如何去除此妖?卻不空費文曲星一場勞也。乞聖上大施惻隱,憐憫此文曲星來此一遭不易,還要再去借得金貓來,才去用得。”玉帝允奏,復差天使同文曲星再往雷音寺去,懇世尊求借一遭。玉帝令文曲星同天使再去懇求:“倘世尊不肯,爾可再三懇借。他是仁心之佛,必然肯借與你去。”

包公只得同天使投往西天,來見世尊。參拜已畢,懇借玉面金貓。世尊雲:“此貓要守護諸經,其實離不得此獸。不然玉牒先來,自當奉來了。”包公見其遲疑,猶豫未定,文拯哀道:“當今被鼠精脫形,國母亦遭其禍。此時政令不行,國家危在旦夕。臣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