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部分(2 / 4)

小說:戰鬥在甲午年 作者:京文

藤博文、陸奧宗光、伊東已代治、井上勝之助、中田敬義、陸奧廣吉、鄭永邦七人。

尤其是這個鄭永邦,他曾被東洋派遣到中國留學,甲午時是東洋駐朝鮮公使書記,主要負責和袁世凱溝通。

袁世凱當時篤信“血濃於水”這一古老的信念,他認為身上流著漢族血液、名門之後的鄭永邦,不會做出損害祖國的事情,他甚至還以為,鄭永邦肯定會瞞著上司採取一些有利於中國的措施。

因此袁世凱多次希望從鄭永邦處套得東洋情報,結果,鄭永邦在多次會晤中給袁世凱傳遞假情報,把大清坑害得不輕。

所以說就算是梟雄袁世凱,當年曾經也很傻很天真過,不過都是被一個個血的教訓給抽得鼻青臉腫,最後才算是修煉成仙。

和談一開始,日方就做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蠻橫態度。

伊藤博文直接旁若無人的朗讀東洋對大清提出停戰的書面答覆:

“大東洋帝國全權辦理大臣體察目前軍務情形,並顧慮因停戰所生局面,茲將停戰要款臚列如下:

東洋軍隊應占守大沽、天津、山海關,並所有該處之城池堡壘,駐上開各處之清**隊,須將一切軍器、軍需交與東洋**隊暫管。

天津灤州間之鐵路,以及灤州煤礦,當由東洋**務官管理。

停戰限期內東洋**隊之軍需軍費,應由清國支補。

既允上開各款,則停戰日期、停戰期限及日清兩**兵駐守劃界並其餘細目,應即行議商。”

隨著伊藤博文念出的條款,李鴻章,李經方,所有清國代表六人均是駭然變色。

本來還指著日軍趕緊退出燕京城外,結果現在倒成了變本加厲的要染指津門,塘沽,灤州煤礦,山海關長城?

這簡直是一點都不可能!

“過苛,過苛!”

李鴻章此時面為改色,甚是驚惶口中連呼‘過苛’不已,出聲哀求道:

“貴方所指之津門、大沽、山海關三地,實為燕京之咽喉,直隸之鎖鑰也。倘貴軍佔此等要地,我方則反主為客,豈不令人有宛如異國領土之感?請貴國之兵不必往攻此處;否則,京師震動,我國難堪,本大臣亦難以為情。”

當日和談,李鴻章再三懇求,伊藤博文寸步不讓,最後限定李鴻章三天內作出答覆。

清日第二次和談,隨即無果而散。

第七百五十七章 李鴻章中彈

10號馬關清日第二次會談結束之後,李鴻章的電報隨即發往通州。

電達紫禁城,慈禧,光緒為之動容。

隨即,慈禧,光緒,在紫禁城急召群臣對策,眾人皆諾諾無計,又或滿嘴大言,跑馬跑得不得要領。

當晚,奕、孫毓汶、徐用儀,先行退朝,去東交民巷找洋人問計。

西洋各國公使,都提議暫時先避開東洋提出的停戰條件,直接索要東洋的議和條款。

訊息傳回紫禁城,慈禧,光緒,還有熬夜熬得兩眼發紅的諸位大臣們,都是深以為然。

於是,議定以此意電覆李鴻章。

之後,慈禧令孫毓汶,翁同,各出一電稿;經傳看後,決議用孫毓汶稿,翁同只好自嘲到‘深感措詞不易也’。

11號上午8時35分,發自通州的電報傳到馬關電報局,隨即被送到日軍參謀本部第二局4班,進行密碼破譯,然後把譯文送到伊藤博文手中。

在此前朝鮮的時候,東洋參謀本部第二局6課聯手4班,就已經弄到了大清的密碼本,因此大清的電文對於東洋,已經沒有任何的秘密。

(東洋參謀本部分為第一局、第二局;第二局由參謀次長領導,負責參謀本部的情報特工活動,下設‘三課一班’。第5課負責俄、德、法、意;第6課負責美、英;第7課負責中國;第4班主要負責宣傳、謀略、破譯密碼及其他特殊機密情報。)

當天近午,李鴻章才接到燕京回電,然後被電報委員王崇厚翻譯出來。

“閱所開停戰各款,要挾過甚。前三條萬難允許;必不得已,或姑允停戰期內認給軍費。但恐只此一事仍難就範。昨令奕等與各公使面商,均以先索和改條款為要。可告以中朝既允議和,無不推誠相與,可允必允,無須質當。其停戰期內認給軍費一節,可以允許,若彼仍執前說,則以難允各條暫置勿論,而向索和議中之條款。務將朝廷誠心議和之意,切實講論,婉與磋磨,總以先得議款為要。”

“太后不糊塗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