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官之正道 作者:上訪不如上網

了給百姓創造安居樂業的生產生活環境,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不能讓這些蛀蟲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演變成人民的怨言,親自籤批意見,要求三松市在保證全市政治社會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嚴查不貸。

市委書記高鵬怕程思遠有想法,特別交代查案只是為弄清事實,五年來棚改動遷,誰也不敢保證沒有問題,不是否定松江的工作,要積極配合市紀委,早日給省市委和群眾一個交待。

棚戶區改造工程聲勢浩大,時間跨度大,實際操作情況複雜,100多人機關工作人員參與其中,程思遠也不敢保證其中沒有問題。從市委回來後,立即召開了小型棚改工作會,只要求文淮山和顧建軍及棚改辦常務副主任郭明志參加。

中國開會很有特點,會議的重要性與參會人數成反比,人越少,定的事越重要,因此知情權是個很值得深入商榷的問題。

大家都感覺事態嚴重,文淮山建議先把王洪山控制起來,程思遠擺擺手,這個要聽市紀委的,咱們不插手他們的查案,積極配合即可,在市紀委工作組下來之前,我們要嚴守秘密,不能擴散一點訊息。

最後,程思遠嚴肅的說:“大家在棚改拆遷過程中沒有問題吧,大家紛紛表示沒有打過一次招呼,沒有辦過一起違規房屋。程思遠接著說:咱們幾人是棚戶區改造工程的核心領導,必須保證自身硬,才能敞開胸懷,放開手腳,讓市紀委徹徹底底的查查,也是檢驗我們幹部隊伍的難得機遇。我還有一個擔心,如果真的查出了比較大的問題,涉及的戶數較多,會不會影響全縣大局的穩定。”

大家也為此感到擔憂,一旦查實,就要涉及到利益追繳,誰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出亂子,必須採取內緊外鬆的措施,縮小知情範圍,把影響度降到最低,以免引起群眾的大面積上訪。

“查棚改就得走訪群眾,瞞不住的,”程思遠笑了笑,“咱們以往總覺得事情只要能捂住蓋住就萬事大吉了,現在不行了,網路這麼發達,美國一個小銀行被搶都能上百度頭條,要換想法,變思維,與時俱進了,現在黨和政府都要求建設陽光政府,政務透明公開,咱們縣也要從現在做起,別怕丟人沒面子,有問題就亮出來,別讓小道訊息橫行霸道,別讓老百姓猜來猜去,我們和人民不是對立的,我們出於民,就要服務於民,要讓全縣人民享有一定的知情權,市紀委來查案也是需要公告的,大禹遠古時期治水採用的就是變堵為疏的方法,也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市紀委工作組矛頭直指棚改辦,全縣機關氣氛空前緊張起來。參加棚改搬遷的100多名機關幹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覺誰都有問題,誰也不把握,誰沒個七親八故的,在其中照顧照顧也合情理,而且每戶從核查到申報,都經過幾個來回,大家都要簽字畫押的,認真工作不假,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啊,一旦哪個把關不嚴,馬虎大意的,就麻煩了。大家也深知棚戶區改造是個高壓線,是民生工作最前沿,誰也碰不得,碰了就要出問題,一時機關內狼煙四起,人人自危。

王洪山並不知道這場曠日持久查案的導火索是他引發的,還在抱著僥倖的心理,觀望著事態的進展。王洪山在鄉鎮幹了十多個年頭,群眾工作經驗豐富,當初就是看中這一點,才從鄉鎮選撥到棚改辦副主任的位置上,配合郭明志分管棚改拆遷稽核和申報工作,是整個棚戶區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直接和老百姓面對面,工作量大,矛盾叢生,每天都要走街串巷,處理各個核查組的特殊情況,免不了還有些爭執和撕扯,對百姓而言,王洪山的權力天大,一句話就能佔個萬八的便宜,也可能因為一句話損失個萬八的,走到哪裡都是前呼後擁,出門壯觀。

為此,程思遠和文淮山在整個棚改拆遷過程中,就怕他出問題,三天五天就找他誡勉談話,告誡他一定要嚴守紀律,不能出任何問題,時刻保持與市棚改辦的溝通和聯絡,發現疑難問題不要自己定,多參考多請示多研究。

中國是個家族式的社會,各個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同學圈層出不窮,一個人透過層層疊疊的社會關係就能輻射全縣。棚改拆遷以來,王洪山空前火爆,每天需要多次更換手機電池,充電器隨身攜帶,大家每次看到王洪山都是在接電話,研究工作只能關機。王洪山也不厭其煩,面對人山人海的託人挖門子,也還耐心回覆,好言相商,總不能把人都得罪光了吧。親朋好友還算好說,省市的一些部門領導也能挖門盜洞找到王洪山,王洪山每次都得陪著笑臉,小心翼翼的應付,開了綠燈犯錯誤,而且毫無所得,不開綠燈以後工作難幹,王洪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