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年的反右擴大化,吳永成在前世的時候,專門收集過過一些資料,也就知道得比較詳細一些。
在八十年代官方公佈的一些資料,人們知道了一九五七年反右運動劃地右派分子,共有五十五萬左右。實際上的這個數字,遠遠不止五十五萬。而是將近三百一十八萬人,還有近一百四十四萬人被劃為“中右”。
那次的“反右鬥爭”,是透過當時的一位中央主要領導人借“鳴放”來“引蛇出洞”的。
當時,在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按照中央的安排,一九五七年四月十日的《人民日報》發表一篇社論:《繼續放手,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鼓勵各個階層的人提出各種意見。
用那位偉人地話說:“我贊成放,放得盡些,才能讓各階級都出來表現。不放,怎樣來辯論?放半年。不夠,放一年。左派要有準備。”
—
儘管如此。但人們還是心存顧慮,站出來提意見的為數不多。
之後,在全國大小報紙地鼓動下、各級領導的動員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工人、幹部懷著對祖國的一片赤誠,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整風運動的指示》,決定在全黨進行一次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內容的整風運動。
五月二日至五月十二日,全國各地召開二萬八千二百五十多次各類會議。向黨中央、各級黨組織、黨員幹部,提出了三十七萬二千三百四十五條意見、建議。
但隨後,噩運就降臨了。
中央的那位偉人在《情況匯總》上作了批示:“一放,各階級就會表現出來。原形也畢露。共產黨執政還不到八年,就有三十多萬條意見、錯誤、罪狀,那共產黨是不是該下臺?那我姓M的不是要重返井岡山!”
一九五七年六月六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該指示稱:“這是建國以來,一場大戰,戰鬥是無煙、無光地,在黨的心臟展開。他們大多已在不同領導崗位,有一定追隨力量。”
接著而來的,就是在全國各個單位深挖右派分子:只要你提過一點意見,或者說過對黨稍微不滿的一句話,那鐵定會在頭上增加一頂“右派’”分子地帽子。
那是中國遼闊的大地上,被逮捕、改造、下放的知識分子遍佈四面八方。
一九五八年五月三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宣佈:反右鬥爭取得階段性勝利,定性為右派集團二萬二千零七十一個,右傾集團一萬七千四百三十三個,反黨集團四千一百二十七個;定為右派分子三百十七萬八千四百七十人,列為中右一百四十三萬七千五百六十二人;其中,黨員右派分子二十七萬八千九百三十二人,高等院校教職員工右派分子三萬六千四百二十八人,高等院校學生右派分子二萬零七百四十五人。在運動中,非正常死亡四千一百十七人。
直至到了一九七八年,那些所謂地“右派”分子才得以平反、昭雪,才得以走上了正常人工作、生活的軌道。
可是,那二十二年的改造,對這些無辜者來說,不僅僅是肉體和精神的摧殘,也是讓人痛不欲生的青春年華的損失,甚至於不少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想不到楊總工也是那時候的‘右派’?真是命苦呀!”胡云珍聽到這裡,不禁感慨地說:“五七年的那個時候,吳縣長估計沒有經歷過,我那會兒也就十四、五歲了,懂得一些事情了。聽老人們常說,那些被打成‘右派’的人,都是一些為老百姓們說了實話的好人,也都是有本事的人。唉,都受了老大的罪了。”
吳永成卻知道,楊志傑能被下放到這裡來當一個普通工人,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走了運了。他前世看過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報告文學,有不少的知識分子慘死在那個時代。J省的人們一貫心腸善良,楊志傑能有那個結局,說不定也是當時的人們照應的結果。
“說實在的,比起我當時的不少同類來,我還算是幸運的。”果然楊志傑又喝了一杯酒後,臉上現出一種劫難餘生的萬幸表情:“到了你們J省以後,無論是領導,還是工人兄弟們,對我也很照顧,基本也沒有吃多少苦頭。只是苦了小曼了。我們當年剛剛結婚,她就有了身孕,一個小姑娘家的,受了我的牽累,跟著我跑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水土也不服,受了不少的苦啊!”
“我苦算什麼?只是苦了我家的小三兒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