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中山艦事件 作者:塵小春

來和蔣先雲都明白了彼此的想法。

賀衷寒講完,蔣先雲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倪弼和賀衷寒同志的發言失之偏頗,並且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分與合都應從革命前途來考慮,而不能意氣用事。目前兩黨雖有矛盾和磨擦,但是不是可以解消呢?現在我們才佔有兩廣,北方還有孫傳芳、吳佩孚、張作霖等軍閥,敵人力量還比我們強得多。現在根本不是討論國共兩黨分與合的時候,何況我們共產黨人現在又是真心實意支援你們實現三民主義呢!”

蔣先雲此時是團黨代表,又當過蔣介石的侍從秘書,在黃埔軍校威望很高,並且是人所共知的蔣介石最欣賞的學生。他的發言,令許多人頻頻點頭,並引起了一陣小聲贊同的議論。這一切,蔣介石都看在眼裡。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黃埔潮二(5)

“有誰能說共產黨不忠實於革命,不真心支援國民黨呢?請問能舉得出一個例項嗎?”連長、共產黨員許繼慎慷慨激昂地發表意見說,“你們看哪一個共產黨員不是在夜以繼日地工作,有的同志還身兼數職,更是不辭辛勞。在東征中,我們共產黨方面犧牲了一位營長,犧牲了幾位連長。他們把寶貴的生命都獻出去了,還有什麼不忠實的呢?如果說我們是客人,那就根本不需要去獻出生命嘛!”

營長、共產黨員曹淵接著站起來發言:“共產黨員在犧牲,而國民黨中有一位擔任攻城指揮官的團長,卻臨陣脫逃。雖然臨陣脫逃極其卑劣,但那是個人的問題。我們校長明令通緝了他。我們總不能說,國民黨員不忠於國民革命。像那位可恥的團長是極少數,忠於革命的共產黨員、國民黨員都是佔絕大多數。”

曹淵雖然沒有點名,但大家都知道,他說的那位臨陣脫逃的團長,不是別人,正是孫文主義學會的後臺、蔣介石的把兄弟王柏齡。

蔣介石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十分難堪。

周恩來鎮定而專注地聽著發言。他表面上沒有什麼表示,心中卻暗暗高興。他認為蔣先雲、許繼慎、曹淵的發言有理有據,剛柔相濟,真是好極了。

全場在經過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又有一些連長、營長在會上發了言,他們多數都贊成蔣先雲、許繼慎和曹淵等共產黨員的意見。倪弼、賀衷寒等人的意見明顯處於下風。

會議開了整整一個下午,蔣介石看看形勢對他不利,就收場說:“今天大家都發表了很好的意見,以後還有機會再開會討論這些問題。我們先把地方治安搞好,肅清陳炯明的殘餘分子,然後再回廣州,進行北伐。”

他端起茶杯呷了口水,聽口氣和看樣子,他要宣佈散會了。誰知他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似乎又想起了什麼,似乎要把剛才共產黨員發言的氣勢奪回來,為處於下風的國民黨員的發言挽回點影響,便又滔滔不絕地講了開來:

“今天召集這個會議,這個連以上軍政人員聯席會議,我的本意是想講一講團結問題。這個問題,不瞞諸位說,已經摺磨我許久了,如果再不坦誠提出,恐怕與黨軍無益,于軍校無益,於革命無益,也於我的健康無益——我睡不著覺啊!黃埔軍校是本黨的中心,是中國革命的中心,這一點想必大家都切實地知道。黨軍是大元帥命中正和廖黨代表親手建立,就更是黃埔軍校的驕傲,更是黃埔軍校的中心,這一點想必大家也都切實地知道。這就是說,軍校和黨軍,本為一體,都是革命的中心。但是,在黃埔軍校內部,在黨軍內部,卻有兩個團體:青年軍人聯合會和孫文主義學會。眼下,兩個團體鬧得針鋒相對,水火不容。這也是你們大家都切實地知道的。大元帥給我們的校訓是什麼?親愛精誠。既然如此,我要問,兩個團體之爭,是親愛精誠嗎?兩個團體之爭,有利於團結嗎?當然不是,當然不利!現在,陳逆炯明的殘餘尚未徹底肅清,北洋軍閥尚未打倒,革命的任務,遠未完成。我們自己內部倒先鬧起來,這不是兄弟相殘嗎?這不是使親者痛,仇者快嗎?嗯,現在是國共合作,共產黨可以加入國民黨,弄得黨中有黨,對此我不便多說。我要說的是,校中不能有派,我的黃埔軍校不可分裂!分裂了,我們就不能打敗敵人,而只能被敵人所打敗!”

蔣介石揮動雙手,說著說著激動地站了起來。

坐在蔣介石身旁的師長何應欽輕輕起身,俯在蔣介石耳邊輕聲說:“請校長坐下講。”

蔣介石稍稍點頭,掏出手帕擦擦嘴上的唾沫,用嚴厲的目光掃了全場一遍,然後聽勸地坐了下來。

會場的氣氛有些緊張。

蔣介石端起茶杯喝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