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的一切。可我們,能做的一切卻都不是為了他們。現在,他們年邁了,不能下田耕地了,不能到車間工作了。而陪伴他們的,只能是賦閒的無奈和一日日的衰老時,甚或從他們迎面走來的日子裡,只能是疾病和死亡時,我們該明白我們的角色不光是自己兒女的父親和母親;不光是妻子的丈夫、丈夫的妻子;不光要為自己的事業、貪念努力和鑽營,我們還應該把我們慾望中的努力拿出那麼一丁點兒給他們;把我們十個指頭中的二十八節指骨分出一節來,讓他們使用和撫摸。應該讓他們清楚地感覺到,他們這一生,是確確實實生過兒女、養過兒女、有著兒女的。
書中關於對父輩親情的這段描述超脫了時代,直射入民族精神的核心,即使在當前,相信也能引發包括90、乃至00後年輕人在內的廣泛讀者的共鳴。畢竟,民族內蘊的東西,是真正超脫了時代和年齡限制的。城市化的發展,正逐漸拉遠人與人的距離,即使血濃於水的親情,也正被城市化的快節奏所消磨著。閻連科以一個過來人的眼光,將自己的悔恨與懊惱娓娓道來,一個個平淡的字語,都化為一根根利針,刺入每一個讀者的心田。
浦東時報雷俊
2009…4…23
《我與父輩》:倫理的懺悔
——讀閻連科《我與父輩》
一次閱讀,彷彿一次墜入倫理懸崖的感受——這是閱讀閻連科的《我與父輩》最突出的感覺。《我與父輩》讓你心懸一線,讓你深深傷痛、讓你受到心靈的震顫之後,開始一種心在懸崖般的自救和慰撫。閻連科的《我與父輩》,對我而言,正是這樣一部讓我深深沉浸進去而又難以自拔的作品。這部以作家本人完全的自傳和家族日常的坎坷描述的長篇散文,與其說是閻連科對他和他的父輩生活的一次最真實的講述,倒不如說是他的倫理與精神的最真實的一次懺悔和歌頌。
閻連科的小說大多在現實的背景下講述荒誕奇異、華麗奇譎的故事,十幾年來,他的每一部小說都讓讀者驚訝、愕然與爭論,使之成為“中國最有震撼力也最受爭議的作家”。而他的這部長篇家族描述,則更能夠讓我們直接觸及到作家的內心和精神世界,感受到作家的倫理活動與倫理中靈魂的顫抖。我們從《我與父輩》的開卷之初,到書的末頁尾句,那種一以貫之的、濃濃的自我懺悔,彷彿一條帶著家族血淚和無限溫情、純情的涓涓河流,時而緩且麗然,時而湍急悲傷,其全文中的質樸和誠懇,字字句句,都讓讀者動容動心。恰如作者在開篇就誠誠懇懇寫下來的:
“也就那一刻,我為我的寫作感到了歉疚和不安。”
因為:
“我隱隱感覺到,似乎我的寫作是一件與他們無關的事”。
在我們看來,最應該讓閻連科驕傲的寫作,在他一個妹妹的問題面前,反而成了讓他自我懺悔的觸發。
這是一個以誠實立足天下的作家的寫作;是一個把誠實放在《我與父輩》的精神首位的一次書寫;是一個還固執得把自己的身心放在出生與成長的鄉土之中的人的倫理寫作。唯有面對讀者,以誠實為本的人,才能夠、並敢於在文字中那樣誠懇的撕開內心,袒露靈魂;也唯有把自己放在舊日鄉土中的固執者的寫作者,才能在今時今日,開始一種坦蕩的懺悔。而如果說散文也有主角的話,我想,在這部《我與父輩》中,主角其實不是閻連科,而是他的父輩。那些被他在文中以連綿的懺悔去面對、以飽滿卻又節制的情感去歌頌的人——那個使閻連科心懷歉疚、自覺虧欠良多的父親;那個“偏僻鄉村的農民,極盡平凡和卑微,可又是一個堪用超凡去形容的尊貴的生命和尊貴的人”——他的大伯和大伯家的兒女們;以及如閻連科所說:“骨子裡,有著太多如我一樣的懦弱和沉默”的四叔等。這些讓閻連科懺悔的父輩們,在閻連科作為兒子、侄兒為他們書寫時,使閻連科在倫理的懺悔中顯出了刀刻般的真實和印痕,也在《我與父輩》極盡委婉、極盡質樸的敘述中,父親、大伯和叔叔,閃耀出了父輩、農民、人——那種生命無限的尊貴和高貴。
鄉土與父輩,是閻連科的自卑,也是他的自尊;是他的驕傲,也是他的失落。當然,這或許是很多從農村出來的人共有的經驗。鄉土帶給了他們先天的不公,也帶給了他們更多的故事、更刻骨的經歷、更強烈的情感,一輩子都咀嚼不盡。但是對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擺脫了鄉土、進入了城市的人,這種經驗會漸漸被有意無意的消磨、淡忘掉。而對於閻連科,這種經驗似乎隨著他的人生閱歷越來越豐厚而愈加強烈。所以,他能舉重若輕得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