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也有點玄?旅館都沒有預訂,總不至於露宿野外吧!不過,頭二天婺源玩得還算盡興,情緒就好多了。10月3日早晨7點半鐘,由婺源公交西站乘車,到紫湖站下車;再換乘計程車,到三清山索道下站時,大約11點鐘光景。買好索道票,排號等了3個多小時才登上纜車。索道全長2426米,上下高差593米,有200多節纜車,行程約45分鐘。
下午3點鐘到達了索道上站,隨著人流往上山的方向走。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路邊有很多賓館、酒店,還站著許多攬客的服務員和轎伕。看我們年紀較大,我還揹著一個不小的行囊,幾個轎伕一直跟著,要我們坐轎子上山,都一一被我們婉言謝絕了。難得有的登山鍛鍊的機會,豈可錯過!再者,畢竟還未到老態龍鍾、不能行走的地步,坐了轎子讓人抬著走,總會感到於心不忍的。不過,這幾位被拒絕的轎伕卻可能是大失所望,失去了一次服務掙錢的機會。
離開服務區,走在上山的石階路上,就不那麼擁擠了。站住定定神,四周一望,登時就感到了心曠神怡,無比的舒暢!眼前視野開闊,一片嵯峨挺拔的群峰盡現,包裹在以松樹為主體的青綠色植披中,只是山頂陡峭、險峻的山體依然*地裸露出它灰褐色的花崗岩來,彰顯出歲月的滄桑和時光的蹤影;更遠處,隔著一層尚未散盡的霧靄,另外一片連綿起伏的群峰也依稀可見;向下一點看,迤邐在山腰中的步行棧道歷歷在目,人群在蠕動著行進;有些建在半山腰的賓館之類的建築物,給這過於空曠、冷清的山林平添了一點點人氣。邊走邊看,峰巒疊嶂、奇峰怪石總是移步換景,變化莫測、層出不窮的。不一會就到了進萬壽園、玉京峰和南清園景區的岔道口,我們選擇了南清園景區。
走進南清園景區,迎面就是三清山大酒店,左、右二邊還有日上山莊、神龍山莊二家賓館。三家賓館前的開闊地連成一片,使得景區的入口處顯得寬敞、開闊。我夫人走進大酒店,去服務檯詢問了一下客房的價格和有否空房:回答是肯定的,標準間560元一天,而且似乎還有下浮的空間。這可比我們預料的要好多了,心中也就踏實了。我們的計劃是走到山頂,再找旅館,這樣可以不走回頭路,節省體力。
我們沿著東線,繼續登山,雖已是將近下午4點鐘了,但登山還才剛剛開始,心情好,體力也充沛。而且聽人說,我們今天運氣不錯,能見度還可以;昨天霧很大,眼前的美景視而不見,什麼也看不到,觀賞從何談起!二邊的山體上,頂部總會突兀出一些造型奇特的怪石和險峻的峰巒來。遊山逛景,就是邊登山邊賞玩這些奇峰異石,當然奇花異草、珍貴樹木也在觀賞之列。並且人們想象作美,給他們冠以各種典雅的景點名稱;後來人則按景名來對照實景,衍生出許多樂趣來:有的惟妙惟俏,栩栩如生;有的生搬硬套,牽強附會;有的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真有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味道。據說三清山有“十大絕景”,其中有七大絕景: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老道拜月、三龍出海、*開懷、神龍戲松均在自然景觀奇絕的南清園中。當然,這已是後話了,當時並無暇去細究這些文字的介紹。
走到龍鳳台歇歇腳,左手邊一看,鄰近傾斜的山脊上突兀出6、7塊奇石來:最下面的一塊石頭挺拔向上,頂部已磨蝕成了一隻仰面朝天的喜鵲形象,越看越像,就是石塊太小了些,又不在主要景點處,沒法吸引人們的注意,否則冠以“喜鵲報春”的雅名不也妙趣橫生;往上,山脊上的繁盛的小針葉松木,如盆景般小巧而美觀,隔不多遠矗立起來的一塊石頭,倒有些像一個女人的背影,頭髮燙得有些向外捲翹,頭部墮在肩膀上,分明像是二塊相接的石頭,卻應是獨石無疑,否則何以能維繫得住!餘此類推,浮想聯翩,定然可以玩出許多新鮮花樣來的,自娛自樂。我們在此小憩了一會就走了,它其實就是龍鳳茶莊旁邊的一小塊有護欄的開闊地。
再往上走到了一線天。二邊山體夾縫中的石階路,有數十階幾乎就只能容一人透過,真是名副其實的一線天,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要!出了一線天,將背囊取下,在石條凳上稍事休息;寒風襲來,渾身不由自主地一陣寒顫。原來全身的內衣背面早已溼透,經寒風一吹,有種冰涼沁人的感覺。背上背囊時,20多斤重的背囊緊貼著外衣,壓迫著背部,內衣雖是溼了,但緊貼著背卻是熱的,短時間內並無特別不適的感覺。沒奈何,趕忙將背囊再背上,繼續前行。不一會,寒冷的感覺就消失了。
到杜鵑山莊時,已5點多鐘,也基本上到了山頂。山莊周邊的山體峽谷裡是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