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3 / 4)

作和辯論隊的講課。正因為有許許多多師生的全身心投入,才會有高質量的賽前準備,再次奪冠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賽後,當有人瞭解到我們曾請過五十位教授給隊員們講授天文地理、科學人文、國際國內各類課程時,不禁咋舌:你們復旦這麼認真!是的,復旦人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一旦認準了做一件事的價值意義,就會用十二分的智慧和想象去構架,用百倍的努力去實現。

後輩人的“舌戰獅城”(2)

其次是團結犧牲的精神。辯論賽是件有趣的事兒。層層辯論、篩選很殘酷,勝者進入下一輪,負者無聲無息。可是學生們仍前仆後繼,踴躍參加。大家都說著一句話:目的在於參與。事實是辯證的,沒有幾百學生的參與,哪來優秀辯論隊員的脫穎而出呢?赴新加坡的辯論也是一樣,場上辯論的是四名隊員,背後不知有多少無名英雄在為他們作準備,大家都團結在一項神聖的使命周圍。當隊員們載譽而歸的時候,無名英雄們沒有一個伸手要分享榮譽,沒有一個往前擠著出境。有一件小事至今使我很感動。當時,決定赴新加坡參賽組團的名單時,由於名額所限只能去兩位教師,俞吾金、王滬寧負責賽事必須去,那末擔任總負責的張靄珠老師反倒不能去了。當我為難地找到張老師時,她卻坦然地安慰我說,我沒有事的,你放心安排好了。須知半年裡,張老師為辯論賽事做了多少工作,連她全家都對辯論隊傾注了十分的感情,拿著家裡燉好的湯給隊員們加營養,已成了經常的事。臨到有出國赴賽的機會時,她卻悄悄地退到了後邊,毫無怨言。這是何等可貴的精神!正因為許多復旦人把自己融入了共同的目標,才一定會有後來的成功。

從以上這篇文章可以看出,復旦大學對亞洲(國際)大專辯論會的認識進入了一個很深的誤區。學校領導過於重視辯論本身,不切實際地拔高了辯論的地位。他們的“獅城舌戰”並不是為真理而辯,而只是為名次而戰,為虛榮而戰。為了取得第一名的成績,不惜讓有名望的教授停教一學期,全力培訓參賽選手。許多潛心教學、科研的教授們也放下教案、書稿,紛紛前來參與辯論會的評判工作和辯論隊的講課。其結果便是:在參賽學生得到特殊優待的時候,全校其他同學卻失去了往常的學習條件。這樣實際上是對學校師資力量的極大浪費。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認為,無論參賽選手在辯論會上表現得多麼富有智慧,也無法掩蓋復旦大學在比賽活動中表現出的偽智慧。

時隔多年,當年獲得最佳辯手的復旦學生蔣昌建也執教於耶魯大學辯論隊,他在媒體面前笑談了在美國的辯論特點。他說思辯在西方是有著很悠久的傳統的,甚至是催生出新知識的有效手段。在美國各大高校都有關於演講、辯論的課程和學會,也經常展開一些辯論比賽,部分是單兵一對一的比賽,也有整體的隊伍的比賽,比賽較多,但電視辯論賽並不多。不同於國內的興師動眾的大賽,他們的辯論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興趣愛好,在社團間的比賽,比較輕鬆。相較之下,國內的大賽往往很莊重,動用很多的資源,太在意輸贏,壓力也很大。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當代精英的“口水之戰”

以倡導全流通而聞名股市的張衛星先生,曾經在一次討論會上大罵某某先生的發言是“一堆狗屎”。當電視裡播放張罵人的場景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也許是那位剛批評了他的某某先生出去了,張才敢如此肆無忌憚。不過張當時宣稱:即使某某先生還坐在這裡,他也照罵不誤。

我不知道電視臺為什麼會播出張衛星罵人的鏡頭,或許是那位某某先生的發言果真是廢話連篇,真如張衛星所說的如同“狗屎一堆”?或許是張衛星看似粗魯的話語包含著深刻的道理?在這裡我沒有絲毫批評張衛星的意思,但我認為,電視臺把張罵人的場景編輯到專題片中的做法有欠妥當。因為我們只是從專題片中聽到了那句粗話,卻並未聽到張更有說服力的言辭。

幾年以後,張衛星先生終於也嚐到了捱罵的滋味。他所設計的股權分置解決方案遭到許多人的猛烈攻擊。張先生不勝其煩,終於寫了一篇《同行是冤家—致全流通方案設計書生們》的文章發表在網上,試圖結束市場各方人士對他的挑戰。不過張先生依然改不掉咄咄逼人的氣勢,他說在批評他的人之中,有一個人是冒充“牛津大學出道的洋和尚”拿出了洋化大力丸藥方,痛貶張生(張衛星)的土偏方,於是獲得廣泛知名度;他還說後又有一個來自外太空的“金牛座”拿出了西洋參大補丸,引文歷史人物魯迅###張生,引起眾人側目……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