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宮門處匯合了送禮的隊伍繼續走。到二宮門處我換了頂轎子,言兒從隨身的楠木錦盒內拿出一段淡金色素紗,讓我係在耳邊以遮住容顏。
“這是為何?”我不解道,妝化得很美,不讓人看豈不是浪費了?
清兒倒開口了,“回公主,出了二宮門,便多有外臣(五品以下的官)出入,公主玉顏不可輕易示人。”
“那到了鄭王府也得蒙著面嗎?”
洛兒接道:“鄭王爺一家會單獨接見公主,那時便不用戴面紗,但壽宴時恐還有外人在場,公主還需戴上。”
我微微嘆了口氣,公主可真不好當。
出三宮門後,我和四個近身婢女換上了馬車。馬車很大,內外佈置都相當豪華,坐在裡面也頗為舒適。
大隊人馬浩浩蕩蕩行進在鴻城的大街上。金甲禁軍在前開道,銀甲禁軍護衛馬車和禮品,上百宮女太監跟在馬車後,銅甲禁軍殿後。
坐在馬車內,我目不斜視(沒地方可看),只聽得外面嘈雜聲較大,想必是城內百姓聚在兩旁看熱鬧紛紛議論吧。單聽這聲勢,就知道鴻城人氣旺盛,人口眾多。
僵坐著,我實在是腰疼,正想斜靠一下粘著鵝絨的車壁,嬋兒突然一本正經的道:“公主,淑妃娘娘交代您一定要時刻注意儀態。”嚇得我馬上坐正。
天啊,看看那四個丫頭,個個正襟危坐,神情肅穆,如臨大敵一般。
有這麼嚴重嗎?還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
不知道過了多久,馬車終於停了,有太監在外尖聲道:“恭請九公主殿下。”估計是到鄭王府門口了。叫聲一止,四個婢女便依次下了馬車,一個掀車簾,兩個在車旁扶我,車下已經擺好了軟塌,我走下軟塌,四個婢女迅速將我的衣裙整理好,便上來個太監摻扶我,平日出行我並不需要太監摻扶,但今日按照規矩只好如此。
幸好扶著,隨後一聲震耳欲聾的“叩見九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差點嚇得我摔倒。
我站定之後,一眼掃過。在場的人還不是普通的多啊,簡直是人山人海,幸好有禁軍和鄭王府的衛隊維持秩序。
鎮定之後,我朗聲道:“都平身吧。”
這場面比“超女”、“好男兒”拉票還來得轟動,原來百姓如此愛戴公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黑壓壓只見一片人頭,倒是沒有多少聲響。
國民素質可窺一斑。
我現在終於知道面紗的重要性了,否則這麼多人,這麼多雙眼射過來,我怎能不花容失色?
走上鋪著的地毯,一群宮女太監擁著我進了鄭王府,一進王府大門,就見一個精神矍鑠的華服老人領著一堆人迎在那裡。我眼尖,一眼便瞧見了戴冠束帶的水墨宇,儒雅中又添了幾分帥氣。
照常理鄭王爺是我的長輩,該我去拜見他才是,如今他卻在門口迎我,弄得我差點失了分寸。我急忙讓太監拿出聖旨,開始宣旨。這聖旨我昨晚便認真讀熟了(怕有字不認識),所以今日讀來特別順口,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讀了些什麼,大概也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鄭王爺如何如何為國建功等等,朕賜什麼什麼云云。
鄭王爺一群人跪地謝恩領旨,大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交了聖旨,我又命太監主管去交割禮品。辦完這些皇上的事,便輪到我自己賀壽了。見鄭王身後有士子,我不便摘下面紗,只好這麼上前行祖孫之禮,頗為俏皮道:“皇侄孫給鄭王爺爺請安,祝您壽比南山松,福如東海水。”我打聽過,當今天下確有南山和東海兩處地方。
鄭王爺喜笑顏開,樂道:“好,好,能來就好。”看來一句皇侄孫暖到他心坎裡去了。
我又和鄭王爺寒暄了兩句,哄老人家我最拿手了,果真沒幾句,直哄得鄭王爺笑得合不攏嘴。
他樂著為我介紹了他的子嗣,又急著向我引見幾位頗受他看中計程車子。我一直表現得端莊典雅,落落大方,直到突然一件怪事發生,我看見了一個可怕的人。
[第一卷 滿庭芳:第十章 是誰]
我從來沒有如此恐懼看到自己的容顏。
淡金色的面紗依舊輕拂在我的臉上,我的面前更沒有銅鏡。
可我還是看到了自己絕世出塵的容顏。
在另一個人的臉上。
這是怎樣一種震撼?我依然站在鄭王府中,身邊卻無一人,宮女、太監、王爺、世子、士子、水墨宇,瞬間而已,瞬間全不見了。
空蕩蕩的鄭王府,除了我,只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