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2 / 4)

小說:趙匡胤傳奇 作者:左思右想

;“依末將之見,集全部兵馬,務要配備強弓硬弩,旗甲鮮明,不管是打得成打不

成,也別讓其他部隊瞧咱們不起。”

陳德賢沉思了片刻說;“正如大人所說,咱大名兵微將寡,還要先保城池,看來不宜多發兵馬。日前與鄧開山抗衡,全賴三位公子鼎力相助取勝,既鼓舞了士氣,又安定了民心…此次既要出兵勤王,又要防城池有失,顧此又防失彼,難免捉襟見肘,除非三位再次助我等一臂之力,人馬方好調遣。”

竇融忙接著說道;“本官正有此意,與參軍不謀而合。”轉對趙匡胤說;“濟弱扶傾,乃壯士所為。日前鄧開山兵犯大名,多蒙三位出手相助,解我厄困。此次出兵勤王,仍請三位再

助我大名……”

那石守信正是個無事找事的大閒人,練了這麼些年的武功,還沒真正一刀一槍上陣交鋒使用過。前次對鄧開山一仗,覺得未過夠癮。今天在這裡呆了半天,見他們盡是文縐縐的講來講去都說不清打還是不打,也插不上嘴,他早就不耐煩了,這會聽竇總兵說了個“請”字,也不等趙匡胤開口,他就忙搶答過話來說;“行,行,行,您儘管放心,咱兄弟仨反正都閒著沒事幹的,你這個忙咱們是幫定了的。”

竇總兵聽他這麼一說,大喜,說;“趙家大兄弟與陳參軍對此次出兵勤王都極有見地,那

就請你們計劃計劃,該如何方為周全。”

陳德賢答道;“正如剛才大人所說,大名這個老窩是萬萬出不得半點差池的。所以張將軍

剛才提議派出全兵馬,看來不大穩妥,趙公子對此必有成算,在下倒想聽聽公子的高見。”

趙匡胤想了片刻,說道;“依某愚見,北平王此次所謂會師勤王,是醉翁之意,不在乎酒

的。契丹人以三萬人馬押送,必定戒備森嚴,到時即使兩軍對陣,北平王諒也不會拼全力去搶救那個皇帝的。我們此去,那裡是為了打仗,不過附庸作勢而已,因而無須人多,有三五百騎兵足矣…”

竇融大喜,對趙公子道;“賢弟此論,正合我意。此行就由賢弟與陳參軍,帶領你那兩位弟兄,五百騎人馬前往。本官自與鄧,張二位將軍留守大名。陳參軍與賢弟自去調動人馬,至於何時起程及一切軍務事宜,你們儘可隨機應變,相機行事。”

當堂領了軍令,陳,趙,王,石四將帶了兵馬,不動聲息,偃旗息鼓,悄悄出發。走了半天,探子回報,原來今早契丹大軍剛過邯鄲。陳德賢對公子說;“我等快馬輕騎,還是成了馬後炮。如今只有穿過大路,傍著太行山直往井陘,才好繞到契丹人前頭,與友軍會合……”

趙匡胤答道;“這一帶的地理道路,惟參軍最熟,一由參軍指揮。”

於是,由參軍引路,五百騎人馬,含枚疾走,直奔娘子關。誰知關前冷落,只在左近駐下三兩處州府來的兵馬,也都不過一千幾百人的,身為盟主的北平王大軍尚未到來……

各處人馬甚無聊賴,正欲班師回家,忽又報道有北平王人馬到來,且還向各路人馬宣告帶了錢糧犒勞各路諸侯將士。

眾人聽了,還沒打仗先有獎勞,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於是,各路人馬熱熱鬧鬧地領了犒勞,歡天喜地的各自回去了。那趙匡胤卻老大不高興說:“他這北平王真不是個東西,自己喊勤王,可自己又不來,他這個盟主是乍當的?”

石守信說:“他是盟主麼,遼兵沒來,石重貴也沒來,他當然就不來了,都犒勞了咱們了,這盟主也算不賴了。”

陳參軍聽了,笑道:“看來大公子還有什麼新點子不成?”

趙匡胤道:“真不是味道。石重貴還沒來呢?契丹人也還未來呢?讓咱們白跑一趟。依咱說,咱們別走,在這等著,待他們來了,搶他們的東西!”

眾人聽了,立時鬨然叫好。

正是:天下紛紛亂,英雄起四方。趁火來打劫,無心去勤王。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十五回:娘子關參軍設伏兵 大蓬車美人施狡計

上回說到大名府的勤王兵馬來到了井陘,雖然得了犒賞,依舊心感不足,趙公子與眾人商議道;“弟兄們,咱們奔跑數百里,白忙一趟,就得了那麼些犒勞的,真不是意思,你們大家說說該怎麼樣才好?”

石守信聽了,也嚷著;“是呀,真不是意思。大哥,你說出個主意來,咱們火一把。”

趙匡胤向陳德賢說;“陳參軍,你看怎麼樣,給他們出個點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