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言: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只要你願意學,機會多的是。為人處世中,願意學習和不願意學習,其結果大不一樣。有的人先天條件好,因而自得自滿,這些人往往是一事無成。所以說,勸人學是件善事,聽人勸是一件好事。?
子路是孔子的學生中的“七十二賢”之一,以勇武剛直、擅長治政而著名。但他在剛剛見到孔子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孔子見子路來見他,以為他是為求學而來的,所以迎頭便問:“你愛好什麼?”子路沒弄清楚孔子的意思,貿然回答:“我愛好長劍。”孔子搖了搖頭,說:“我問的不是這個。我是說,你是個有能力的人,假如再加上勤學好問,成就將不可限量。”?
子路理直氣壯地說:“南山上的竹子,本來就直挺挺的,用不著矯正。砍來當箭用,可以射穿犀革。由此看來,本質好就行了,做學問有什麼用呢?”?
孔子進一步解答道:“不錯,砍了竹子,是可發當箭用的。但如果在它的一端束上羽毛,在另一端裝上金屬的箭頭,並且磨得十分鋒利。難道不會射得更加深入嗎?”?
子路聽了,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說:“我十分願意接受你的教育!”?
學而知之,是自古以來治學立身的良訓,也是為人處世中能夠有所成就的根本之策。像子路剛開始那樣,根本就不懂得學習重要性的當然很少,但我們大多數人則只是滿足於一知半解或是淺嘗輒止,這是一種很可怕的一種心理狀態。?
在為人處世中,是否肯於學習是大不一樣的。有些人自恃先天條件好而不肯學習或很少學習,隨著斗轉星移、時間變換,那點先天的優越性很快就會消失。結果只能是越來越不如別人。?
金溪縣有個人叫方仲永,當他五歲時,就能寫詩,人們指著什麼事物叫他作詩,都能當即寫成,文采道理都有可取之處,被認為是神童,漸漸就有人請他父親帶方仲永去作客,並即席作詩,有的人還贈些銀兩。他父親認為這有利可圖,就天天拉著他去拜見縣裡的人,不叫他學習。在他13歲的時候,讓他寫詩已不能和以前的名聲相稱了。又過了七年,他已經默默無聞,和一般人一樣了。?
神童歷代各國均有,但“神童”最終成才卻並不多。在某種意義上說不怕笨,而怕所謂的“靈”。認為自己笨的人,只要肯於勤學苦讀,而以為自己“靈”的人往往想憑“靈”生活一輩子,到頭來只能是一場黃樑美夢。?
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人的先天條件差異是比較小的,因此在學習中主要在於一個“勤”字,只有肯于堅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才能真正成為有用的人才。?
→虹→橋→書→吧→。
第43節:在理論與實踐之間(2)
中國有句名言:寧為有瑕玉,不作無瑕石。?
玉雖有瑕但終歸是玉,石雖無瑕但終歸是石,玉、石不可同日而語。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儘管他會有一些缺點、毛病,但瑕不掩玉,終歸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一個平庸的人,儘管表面上看起來無可挑剔,但終歸是個平庸之輩。人生一世,具有真才實學才是根本。?
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由於某個有真才實學的人有缺點、毛病而不用,而對那些雖無缺點毛病,但無真才實學的人頗有好感而信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劇。?
但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濫竿充數的人不能長信。?
戰國時,齊宣王很喜歡聽吹竽,特別鍾愛的是聽眾竽合奏,他每次都要300個樂師一同吹奏,聽起來才過癮。?
有一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卻也混在三百人中,每回都參加演奏。他雙手捧著竽,嘴唇微微地動,一樣享受很高待遇,這樣,他也混了好多年。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繼承王位。這位新任的國君,也愛聽吹竽,但是他卻愛聽獨奏,他叫三百個樂師一個一個地吹奏,這時,南郭先生知道沒法繼續混下去了,只得扔下他的竽,悄悄溜走了。?
時光的不可逆轉性是任何人也無法改變的,我們對時間就只能珍惜。在生活學習中不應為流逝的時光而白白的嘆息,重要的是努力抓緊餘下的時光。人生易老,青春難再,對於時間和年華要格外珍惜。?
師曠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樂師,他雖然是個雙目失明的人,卻依舊熱愛學習,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很深。?
有一天,晉平公問師曠:“我70歲了,很想學習,恐怕已經太晚了吧?”師曠反問道:“既然晚了,為什麼不點起蠟燭呢?”晉平公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