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解決種種問題。就是說,都經歷了一個由生硬到友好、由簡單到客觀的過程。但是現在情況有了很大變化,這些候選人從一開始就在中國問題上採取了比較客觀的態度,而不是簡單地批評中國。這就是說,從起點上似乎就比較實際、客觀了。我們與美國很多精英都認為,這是美國對華政策,乃至國內政策的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我們表示,無論誰當總統,都希望從起點上就能夠比較妥善地處理好這麼一種世界關注的重大關係。芮效儉、尚慕傑等人都贊同這一意見。
歐亞集團學者認為,與美總統大選相比,同期舉行的美國國會選舉將更具重要性,不能忽視。國會一直是美最大的保護主義來源地。不論總統選舉鹿死誰手,貿易保護主義都會有所加重。美國國會現已起草不少針對人民幣匯率、貿易逆差、智慧財產權保護等中美經貿爭端的法案,這種情況值得關注。如中美經貿關係今年再遇波折,中國還可能會成為美總統大選的議題,中美經貿關係發展面臨一定風險,貿易等問題可能在大選中被政治化,對此應當保持警惕。特別應當注意不要發生什麼事情。當然,美政治體制決定了總統不會採取比國會議員更為保守的對華政策,下屆總統在上臺前也不可能對華採取對抗態度。
(十三)中加關係問題
加拿大對我們這次到訪交流非常重視。在離京出國之前,加拿大駐華使館公使、政務參贊就專門拜訪會見了我們。到加拿大後,加方十分重視,予以高規格接待。安排了與樞密院總理外交和國防政策顧問卡特萊特、外交部副部長馬大維的兩次單獨會見,另由外交部出面組織午餐會。總理外交和國防政策顧問卡特萊特在會見時是根據一份詳細的文稿講話和表態的,顯然做了充分的準備,是代表政府表態講話的。分管中國問題的北亞局局長除參加外交部的午餐會外,還參加了我使館組織的另外一次有加各界人士出席的午餐會,聽取了交流。
第18頁 :
這些舉動顯示出,在中加關係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加方非常希望直接與我代表團接觸,顯示其對兩國關係的重視,並從權威層面瞭解我政治、經濟發展的重大思路和政策舉措,同時藉機為兩國關係的轉圜進行鋪墊並釋放積極資訊。
卡特萊特在會見時表示,中國是加重要的合作伙伴。加堅持一箇中國政策。除重視兩國人民間的交往外,也很重視雙方高層互訪。加關注中國的發展,也非常關注十七大,很高興能有機會直接聽取中方代表團的介紹。這樣的訪問,增加了雙方互相學習和了解,進一步加強了兩國業已存在的良好關係。
加外交部副部長馬大維和助理副部長福克斯均表示,加方重視對華關係,重視同中國的合作,希望透過對話,將雙方共同的期望變為一種“共同的語言”。福克斯表示,代表團採取透明態度,傳達介紹中國的情況,有助於加方加深瞭解中國。他代表加政府對代表團訪問表示歡迎,對中方開放式做法表示讚賞。中國的成就令加羨慕。在今後幾十年,加將繼續視中國為重要合作伙伴。福克斯還特意向我轉交了加負責貿易和體育事務的國務部長格吉斯此前在出席阿爾伯塔大學舉辦的中加關係內部研討會上的講話稿,其中有關於中加關係的分析和觀點。
(十四)次貸危機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問題
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個危機會不會進一步發展、引發更大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它對中國經濟和中美關係的影響如何?這是我們在與美國、加拿大方面交流中多次討論的問題。
我告訴外方:現在中國老百姓對美國最關心的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美國的“政市”,即美國的總統大選;一個是美國的股市,即這次次貸危機引起的股市波動。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股市有很大發展。特別是最近一年多來,股市發展迅速,中國的股民已有幾億之多,所以,他們很擔心美國的次貸危機是否會引起更大的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從而使中國的股民受到損失。在多個場合,我都以此為例,說明中美兩國已經有越來越緊密的聯絡,必須加強對話和合作,共同應對出現的各種挑戰。
雙方對次貸危機的原因及其影響做了深入的探討。有些學者認為次貸危機是體制性的,不可能得到根本解決,很可能會進一步發展。但也有專家認為不一定那麼嚴重。歐亞集團的學者對此做了較為深入的分析,認為人們對次貸危機、油價高漲、美國的全球經濟地位仍感到憂慮,美民眾迫切希望各總統候選人對此做出回應。這種畏懼心理使經濟議題在大選年更加突出。
有學者提醒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