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廢除奴隸制,改革殉葬制,天下皆贊,實為示德。”
“如今御駕親征東夷,是為立威,威德兼併,方能懾服天下諸侯,以展未來大計。”
紂王幾句話,說得殿下文武啞口無言,心下卻是無比欽佩,人皇先賢,將大王教導得很好啊!
第五十一章 征討東夷、輩份高得嚇人、看對眼的紂王與三女妖
聞仲對於紂王這番言辭歎服無比,當下誠心誠意的道:“老臣愚鈍,不知大王雄心壯志,還請大王恕罪,老臣定當竭盡所能,助大王一展宏圖,立不世基業。”
“老臣素知大王胸有萬千韜略,但畢竟是首經戰陣,須得小心謹慎,加之此戰意義非同小可,請大王容許老臣一同前往。”
紂王搖了搖頭,鄭重道:“寡人此次出征東夷,朝歌群龍無首,尚需老太師護國雙鞭坐鎮,以免後方空虛,為宵小所乘,寡人亦知此戰重要,願聆聽太師教誨。”
聞仲輕嘆口氣,也不再堅持,畢竟紂王所言合情合理,他也找不到什麼理由非得跟著去。
當下略一沉吟,開口道:“武成王黃飛虎武藝高強,精通謀略,可堪大用,輔國將軍姜文煥年少有為,又是東伯侯之子,自當一同出征,大王于軍事應多向此二人垂詢。”
“有這兩人輔佐,若應付尋常敵人,已是綽綽有餘,然東夷有兇獸相助,故而大王應另做考慮。”
“老臣舉薦一人,青龍關總兵張桂芳,此人乃我截教門下,不僅韜略出眾,且通曉道法,麾下風林亦非凡俗,可隨大王出征。”
紂王贊同的點點頭,道:“太師言之有理,寡人聽聞佳夢關有魔家四將,個個身懷異術,還有陳塘關李靖,也通五行之術,當可一同前往。”
聞仲聞言面露欣慰之色,喜道:“昔日魔家四將之首魔禮青曾隨老臣出征東夷,頗有經驗,老臣正要向大王舉薦四將,不料大王已然說出。”
“大王如此知人善用,實乃我大商鴻福,有諸多良將相助,必能平服東夷,威震天下。”
說到這,聞仲探手入懷,掏出一張靈符,上前幾步,遞予紂王,道:“此去東夷,大王一切須得小心謹慎,凡事三思,切勿急進,尤其那上古兇獸十分厲害,不可輕敵。”
“臣有靈符一道,若大王在東夷遇到阻礙,可焚此符,老臣當立刻起兵相助。”
紂王知道聞仲此舉是為他好,也不拒絕,伸手接過靈符,謝道:“有勞太師。”
紂王當即擬旨連夜發出,急調青龍關張桂芳、風林、佳夢關魔家四將和陳塘關李靖入朝歌,同時命黃飛虎,姜文煥二人調遣人馬,做好東征準備。
三日後,黃飛虎與姜文煥的大軍調遣完畢,張桂芳、風林、魔家四將和李靖也抵達朝歌。
紂王將朝中大事交託給聞仲和儒教門人商容,留下文事問商容,武事問聞仲的旨意,遂御駕親率十萬大軍前往東境。
商容乃大商丞相,為儒教門下,修為不入大儒,僅儒生之境(儒教修為劃分:儒子、儒生、儒士、大儒、鴻儒、儒聖、聖師,目前儒教只有一個儒聖,即倉頡,聖師自然就是鯤鵬紅雲二聖了)。
但其在禮樂方面有著十分高明的造詣,治政也是一把好手,總的來說,與姜子牙差不多是一個性質,修煉資質不高,卻有治國之材,可享凡間富貴。
……
數日後,大軍抵達東伯侯姜桓楚的領地東魯,得到大王親征訊息的姜桓楚連忙率眾相迎。
一見面,姜桓楚就向紂王請罪,紂王雖然心中對他不滿,但姜桓楚畢竟是姜王后的父親,大商國丈,紂王的岳父,又雄居一方,所以也不好太讓其難堪。
對“征討不力”淡淡地一筆帶過,好言安撫了幾句,重點詢問了東夷那邊的情況。
東夷人善射,騎術高明,騎射戰法相當厲害,大商軍隊往往還在遠處就受損無數,等到花大代價衝近後,對方又以飛快的速度撤離,邊跑便射。
商軍就好比一個威力強大的拳頭,但是始終打不到對方的身上,逐漸被消耗、拖垮直至失敗,每次擊退或打敗東夷,商軍都要付出數倍於敵人的代價。
紂王瞭解到這些情況後,知道姜桓楚固然有儲存實力的念頭,但東夷也確實難纏。
不過他既然決定御駕親征,就要來個一鳴驚人,讓天下諸侯都知道人王的威儀,看那些諸侯是否還有膽量和實力再起不臣之心。
紂王跟著軒轅不僅學習修煉之法與文韜武略,帝王心術也學得爐火純青,深諳收買人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