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邑、裡、朋、鄰、井等單位,皆設官司職,各安其事。
軒轅要求各官員勤簡樸素,反對奢侈浪費,他選賢任能,在全人族大力推行儒家學說,設立了孝、慈、文、仁、信、言、恭、忠、勇、義等“九德之臣”用來教化萬民思想。
軒轅以德教化,以法治理,任命了執法官,設立了斬首、流放、關押等三大刑罰。
隨後他確定了天下萬物的名稱,定五色、五音、五味,制禮興樂,教化萬民。
軒轅又劃分天上眾星為二十八宿,對應的在地上取了甲、乙、丙、丁、戌、己、庚、辛、壬、癸十大天干計日。
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用來記時,天干地支結合在一起用來記年,六十年為一甲子。
軒轅將全國土地重新劃分,對土地實行田畝制,在保留國家所有的同時將土地分與百姓耕種。
他開闢園圃,將果蔬禽獸分開種植飼養,發明機抒,製作衣褲鞋帽,建造宮堡樓廟,各有其用,製作車鼓刀槍,征戰四方……如此種種,不可言表。
洪荒人族終於大興,首陽山此時已經滿足不了軒轅治政所需,軒轅便召集天下各部族首領,在當年和蚩尤發生大戰的逐鹿平原會盟,簽了符契,在軒轅丘上建造都城。
此舉標誌著軒轅治理洪荒已初步功成,三皇治世,達到頂峰。
第四十六章 倉頡造字天下動、氣運滔天的儒教、御女三千的軒轅
卻說儒教在數千年發展間,鯤鵬紅雲基於肖鵬曾為他們所講大道,許多東西都提前問世。
比如四書中的《大學》《中庸》,五經中的《詩經》《尚書》《禮記》,以及在伏羲的參與下,彙編出的《易經》。
這些東西原本是很好的教化人族之經典,但可惜,苦於洪荒中還沒有出現一種能夠讓人族普及的文字,他們用於記錄的道文根本不是人族能夠領會的。
是以一直只是老師教學生,口口相傳,根本就無法真正做到大範圍推廣,軒轅也為此事大傷腦筋。
而軒轅卻不知道,他的老師倉頡,這些年來一直沒間斷過對造字的研究,涿鹿之戰過去二十年後,這一日,倉頡突至聖賢宮面見鯤鵬紅雲。
“老師,倉頡不負老師期望,已造得千字,有此千字,日後我儒家學說,當可遍佈洪荒。”
聽完倉頡之言,鯤鵬與紅雲盡皆目露激賞之意,言道:“大善,倉頡你當祭告天道,坐實這造字之功德。”
當下二聖與一眾門徒齊齊出了聖賢宮,來至殿前廣場,倉頡手握玄黃筆,立於當中,先是對著天地一拜,隨即朗聲喝道:“今儒教紅雲聖人門下弟子倉頡,為教化洪荒萬民,造字功成,今祭告天道,願天道庇佑我儒教。”
祭告完成,倉頡舉起手中玄黃筆,再次大喝一聲,“洪荒人族且牢記我字型。”
倉頡這些話瞬間傳遍了洪荒各地,軒轅於帝都之中率文武臣屬向聖賢宮方向跪拜,口呼:“聖人與天同壽,倉頡大神萬歲。”
眾人見軒轅黃帝都已下拜,當下也是隨軒轅一起拜道:“聖人與天同壽,倉頡大神萬歲。”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整個洪荒人族都在朝拜儒教聖賢宮,聲音響徹洪荒,天下萬民念力所聚,聲勢何等浩大,當下洪荒的每一個角落都感覺到了。
儒教氣運便如坐火箭一般飆升,天上七彩霞光閃耀,功德金光已經在醞釀,只等倉頡將文字顯化完畢,便會降臨而下。
洪荒之北,白澤仰天長嘆,他此刻終於知道為什麼那些螻蟻般卑微的人族,可以取代巫妖兩族成為天地主角,原來他們並非是沒有力量,而是力量聚集在一起爆發開來,足以毀天滅地。
逍遙谷中,女媧與伏羲同時睜開了雙眼,各自露出一抹欣喜的笑意,人族大興,最高興的莫過於這對兄妹了,隨即伏羲依然閉目修煉,而女媧則是將溫柔的目光投向了身邊聚靈陣中丈餘高的五彩神石。
肖鵬也被這天地間的大動靜給驚醒了過來,掐指一算,眼中露出一絲瞭然之意,“倉頡造字了嗎?難怪有這麼大動靜,文字可以說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
“倉頡所造雖然僅區區千字,可正是這些微不足道地文字,記載了天道的程序,延續了人類文明地發展,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自是功德無量。”
“倉頡造字完,便是五帝定倫時代,距離封神又近了不少,時間不多了啊!三千大道只悟透一千七百多,得抓點緊了。”
肖鵬重新合上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