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部分(3 / 4)

小說:無限之開荒者 作者:冥王

劉曄詳細說出魏王深願摒棄前嫌,與吳王親近提攜,惟劉備以新得益州,謀僭大位,暗中差人入許都,收買伏完,從伏皇后手中竊取玉璽,早晚必當稱帝,孫權與劉備交親,將來必擅椒房之貴矣。

一句話激惱孫權,喝道:“公此言差矣,劉備終守臣節,孤系姻親,若竊璽稱尊,則大義所關,又當別論。”

劉曄見孫權業已入彀,心中暗喜,連聲道是,休息數日,自回許都覆命去了。

……

話說那隨劉備遠走益州的孫尚香,聽聞周瑜病故,母親心痛欲絕,哀思成疾,心下擔憂。

孫尚香情知母親一直將周瑜視如己出,此番仙逝,母親定然由周瑜念及孫策,又由孫策念及孫堅,如此日日哀愁,怎生不病?

便告劉備,要回孃家探視,此大孝之事,劉備如何能阻?惜益州新定,百廢待興,脫不開身,否則他便要隨妻一同前往。

當下劉備派了五百軍士護送孫尚香至荊州,請二弟關羽代為關照。

孫尚香到得建業,吳國太見小女歸來,日夜盡心侍奉開解,病情逐漸好轉,孫尚香也略鬆一口氣。

可惜她不知道,許都來使的一席話,便是她的催命符。

……

卻說孫權送走劉曄之後,立刻召集一般文武,商議此事。

也是合該孫劉斷交火併,其時恰逢魯肅染病,在鄱陽將養,徐盛甘寧,各守防地,不能前來,只呂蒙因吳魏言和,邊境無事,陪著劉曄來到建業。

孫權以父孫堅之死乃因玉璽,玉璽所在,仇即隨之,此番聽得璽歸劉備,不覺肝火上升。

當下孫權將劉曄言語並自己意思,對眾說出,眾文武個個相顧無言,因為順著孫權的意思,則荊州之好必離,若顧荊州之好,則於鼎足三分之勢有礙,所以只是你看我,我看你,都不作聲。

孫權看出眾人意思,喚呂蒙道:“子明,諸將為事勢所拘,噤不敢言,卿可為孤一陳利害,但求於江東有益,不必顧及其他。”

呂蒙領命開口道:“主公如欲成三分天下之局,則當知輕重緩急,曹盛則偏劉,劉盛則袒曹,順時以趨,務使相犄相角,而我江東可坐承其利。”

“往昔曹盛於劉,主公於荊州重以婚姻之好,亦欲其為我屏障,受敵一方之意耳。”

“然曹氏於我,接壤僅淮北一帶,今劉氏據有荊益二州,西接天水金城,南臨越南交趾,東連江夏、九江、廬州各地,收馬超之眾,據天下之要,文武輻輳,海內歸心。”

“主公如甘於人下,願永為漢臣,則宜斷絕曹氏,專事荊州,如主公不屑俯首聽命,則宜結曹氏以制荊州,不能令荊州羽翼日豐,長駕遠馭,併吞六臺,馳騁中原。”

“且主公之妹已回建業,無所顧慮,何用多疑?”

孫權滿意的連連點頭道:“子明之言,深得我心。”

陸遜眉頭微皺,鄭重道:“主公,子義遺言,公瑾末命,皆言孫劉之交不可離,願主公詳加考慮。”

孫權聞言面色微凝,沉聲道:“值此局勢,子義公瑾若在,亦當不會有異議,卿毋須多言。”

隨即連下諭令,調陸遜赴濡須,呂蒙赴夏口,相機行事,以為進止,徐盛甘寧,盡歸二人節制,陸呂二人,領命分頭自去,孫權嚴禁近侍,不令小妹尚香知曉。

那吳國太病已痊癒,日久憂忘,孫尚香便與母親商議,要回益州,吳國太以系女兒終身大事,自然應允,便告知孫權,孫權卻總是推託不許,日復一日。

孫尚香年輕氣盛,候孫權進內問安,當著國太面前,質問孫權,是何意思。

孫權作聲不得,孫尚香情知有異,便數落孫權道:“哥哥當初因懼曹操復仇,才結好劉皇叔,不惜以妹子遠嫁荊州。”

“母親病重,妹子接到哥哥書信,便星夜趕回省視,今老母病癒,妹子嫁夫從夫,哥哥藉故託詞,不一而足,是何理也?”

“想必哥哥聽了宵小之言,與荊益為仇,留妹子以作抵押?恨父親大哥死在九泉,不能憐念妹妹,遂致此耳。”

說到此處,不覺悲上心頭,失聲痛哭。

吳國太見兒女傷心,也自陪著揮淚,切責孫權,孫權左右為難,沒奈何將所有事情和盤托出。

孫尚香聽罷,不言不語,掩面入內,孫權寬慰了母親,亦自出外。

孫尚香回到自己房中,想起哥哥之語,為保全父兄基業起見,也怪他不得,自己一介女流,欲歸不得,對不住恩重情深的丈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