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依然存在差距。
因為米格-35的最大起飛重量已經達到295噸,與f/a-18e/f艦載戰鬥機相當,已經屬於重型戰鬥機的範疇,而機身尺寸與這兩款戰鬥機相當的殲-10c,在換了更大推力的國產發動機之後,最大起飛重量也不過-25噸,差距很大。
米格-29北約代號為“支點”,但是最讓世人所熟悉的是他的綽號——機場保衛者。
因為這個飛機的最大作戰半徑僅有500公里!
與米格-21以及我軍的殲-7早期型號相當!
其實,米格-29本身就是作為米格-21的接替者來研發的,該款戰機的戰術定位非常明確——前線支援戰機。並不是米高揚設計局設計不出長航程的戰機,否則,技術實力相當的蘇霍伊為何能設計出大長腿蘇-27呢?
蘇聯解體後,米格-29這款戰機成了雞肋,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能維持得起復雜分工精細的作戰飛機體系。就連美國,在蘇聯解體之後,也迅速的將空優戰機f-14退役,取消a-7艦載攻擊機後續型號的研製……
其實如果蘇聯再挺個十年的話,沒準美國人也扛不住了。
俄羅斯接受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和蘇-27一比,米格-29就得扔,但是這玩意兒就這麼扔了怪可惜的,家裡都揭不開鍋了,換點錢吃飯總比扔了好。
正這麼想呢,就出來個阿三,毛熊一看這個阿三用喝著牛尿吃著牛屎就這麼腿著過來了,分明看到它腦袋上頂著幾個字——人傻錢多。
當下就激動壞了,立馬往死裡誇米格-29,直誇到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說只要買了這個戰鬥機,你就能把巴鐵按在地上摩擦,甚至可以和龍哥掰掰手腕。阿三一聽,喲,這個不錯啊,買!連生產線一起買,雖然最後錢花了生產線開不起來。
毛熊一看這個情況,眼珠子一轉,又繼續忽悠了,說這個戰機改艦載戰鬥機是非常厲害的,尤其適合中小型航母使用,蘇-33太大了。阿三動心了,但是因為家裡的那兩條破航母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四天半是在港口裡待著的,買回去也沒用啊,而且米格-29k的生產線早都關了,重新開起來還得投入不少錢。
毛熊大方的一揮手,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這樣吧,你買幾十架米格-29k,我免費送你一條航母!不過後面的研製改進你們只能和我們合作。”
阿三一看天上掉餡餅,頓時樂不可支。
幾百億美元就撒了過去。
結果呢,米格-29買了好幾十架,其中還有艦載型號的,航母也的確是收到了,但是……真的是一個架子啊!而且折騰了三十年也沒能形成戰鬥力!
最後得到什麼呢,就那幾十架米格-29,為了為此這些戰機的運轉,需要付出大量的資金,而這些資金成了俄羅斯方面開發米格-35的資金來源……
毛熊迄今為止沒有裝備哪怕一架米格-35戰鬥機。和阿三談判階段,毛熊不斷的放出新聞,一會兒是米格-35原型機完成了實戰測試,俄軍計劃裝備幾百架,一會兒是防長表示在某某財年要購入數十架米格-35……
都是演技派,渾身都是戲,為的就是引誘阿三入局。
阿三一看,他們自己都要裝備了,肯定是好飛機啊,那就買!
這一下子就著了毛熊的計了。
那麼,既然毛熊沒有裝備米格-35,李海此時看到的這一架又是從何而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