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作戰單元聯絡起來的統一指揮通訊系統,也就是所謂的資料鏈。
針對這兩點,從1997年開始,海軍直接了當的表明了態度——我以後就要按照這兩條主線來推動故事情節了,你們誰也別插嘴誰也別提意見。
到了今天,空軍的指揮中心依然管著海航部隊,但在遠海海域空域的態勢感知,則基本上需要海航這邊提供支撐了。
南指此時此刻能夠和李海聯絡上並且知道這邊正在發生著什麼,全都是海航這邊同步過去的即時資訊所帶去的,否則南指就是睜眼瞎,更別說指揮李海了。
此時,南指明確的對李海說“現場交由你處置。”。
李海看到“鑑江1號”散貨船飆起速度之後,那條6000噸的海盜船明顯有些力不從心。這個時候李海就不得不思考一個很關鍵的問題了——海盜船怎麼會開不起來呢?
22節的航速對很多船舶來說是一個無法到達的高速,但是對軍用船舶來說則不然——除了後勤保障艦船。
哪怕是登陸艦船、補給艦船,也要求至少要開到18節,如此才能跟得上編隊。
“鑑江1號”散貨船22節的最高航速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它是散貨船中的戰鬥機。一般的大噸位散貨船最高航速能有16節已經很了不起,而二十萬噸以上的散貨船,終其一生恐怕也沒有多少個小時是在維持超過16節以上航速。
“鑑江1號”散貨船最大功率加速產生的寬大而修長的尾跡泛白在黑夜尤為清晰。
李海最大的擔憂可以放下了,哪怕他被擊落,在有引導的情況下,“鑑江1號”散貨船以當前的航速向忘我礁港靠近,足以確保它不會有危險——除非遭到彈藥攻擊。
於是,李海可以放心大膽地動作了,對海盜船是不用客氣的,也沒有那麼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