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手下兩個團長叫來部署任務後,脫下上衣和長褲,要過警衛員的槍和子彈,並叮囑他們原地不動,保護好衣服裡面的檔案。衝鋒號一響,他便穿著短褲頭率先向敵人衝殺過去。戰士們見此情景,不禁勇氣倍增,都奮不顧身地向敵人發起衝鋒,一下子將敵人一個旅打垮了,俘敵470名,餘敵紛紛向後撤退。事後,沈澤民書記告訴鄂東北道委書記徐寶珊:“寶珊,我不死,不準再有人說徐海東有問題,哪一個說他有問題,哪個就是反革命。”不久,部隊撤出七里坪,向皖西轉移,軍部又傳下一道錯誤命令,為改善部隊生活,過福田河以東籌糧不用調查,牛、羊、豬、雞都可以殺。徐海東接到命令後十分生氣,他告訴手下不要執行這個錯誤命令,群眾的牛不能殺。徐海東說我們紅軍是工農武裝,應該為群眾著想。牛是農民的命根子,殺了人家的牛,就等於殺了他全家。一路上,徐海東帶領的部隊忍飢挨餓,不犯群眾秋毫。他們跟在軍部後面,還將丟在地上的牛皮、牛骨頭處理好,儘量避免在群眾中造成壞的影響。省委書記沈澤民得知這些情況後,含著眼淚對他說:“海東同志,要都有像你這樣的黨性,紅25軍一路上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徐海東小傳(2)
1932年10月,紅25軍在由皖西向鄂東轉移途中被敵軍切斷,徐海東與主力部隊失去聯絡,只得率74師一部折回皖西,與皖西的82師組成紅28軍,徐海東任軍長,郭述申任政治委員。這段時期,在敵重兵包圍和“追剿”中,徐海東不與敵人打消耗戰,不硬拼,積極開展外線遊擊,尋機殲滅敵人,並奪取敵人物資,壯大自己的隊伍,使部隊吃飽穿暖,彈藥充足。在他的正確領導下,紅28軍連續打了幾個漂亮仗。第一仗是在石門口與敵獨立第34旅遭遇,將敵擊潰,殲敵先頭部隊一個團,俘敵千餘人;第二仗是在狗雞嶺、雙河山之間,殲敵第45師一個多團,僅當場釋放的俘虜就達800多人;第三仗是在金家寨附近,打垮了敵獨立第5旅,殲敵兩個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仗,是在葛藤山附近,與敵54師對壘。當部隊剛剛佈置完畢,敵54師第161旅就猛撲上來。徐海東先以兩個營向一座山頭佯動,以迷惑和調動敵人,隨後只留下一個排固守,其餘兵力又隱蔽後撤。當敵軍蜂擁向那座山頭進攻時,他卻集中兵力從敵人側後猛插一刀,只用一個多小時便將該旅大部殲滅,活捉敵代理旅長柳樹春。當畢業於保定軍校的柳樹春見到徐海東時,不禁惶恐地問“軍長,你是黃埔幾期?”徐海東用手指了指屋外重巒疊嶂的山峰,說:“我既沒聽過保定的課,也沒進過黃埔的門,我是青山大學畢業的。”這時,內部又有人給徐海東扣上“右傾機會主義”、“不打擊敵人,專在熊家河練兵”等一大堆帽子,徐海東極為惱怒,但仍然繼續堅持在皖西開展鬥爭。 1934年4月,徐海東領導的紅28軍與吳煥先領導的紅25軍會師,合編為紅25軍,徐海東任軍長並被增補為省委委員,吳煥先任政委。透過總結以往經驗教訓,徐海東改變了過去的打法,採取更加靈活的戰略戰術,運用聲東擊西、長途奔襲、游擊戰與運動戰相結合的戰術,並摸索出“在蘇區、白區輪流作戰”的經驗,打了許多出色的勝仗。他指揮部隊曾遠端奔襲敵54師的後方基地羅田縣城,奇襲過太湖城,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和銀元;他們還在靈隱寺同敵軍激戰兩晝夜,挫敗敵軍三個師的追擊;在長嶺崗戰鬥中,僅用三個小時就殲敵3000人,繳獲各種槍支800多支,敵115師師長姚東藩因此被撤職,這支自命不凡的東北軍頭一次嚐到了“徐老虎”的厲害。最激烈的一次戰鬥發生在斛山寨附近,當時敵107師和117師的四個團、64師的三個團、65師的三個團跟蹤追擊,從東、南兩面發動襲擊,將我軍一個團包圍,另一個團也被敵人壓制在宋家坳的一片窪地裡。敵“追剿隊”總指揮上官雲相乘飛機在戰場上空督戰,並命令飛機狂轟濫炸,紅25軍陷入十分危險的境地。敵人連續不斷地向徐海東所在的制高點攻擊,但遭到頑強抵抗,死傷慘重。當敵人第七次發動進攻時,徐海東採用迂迴戰術,率領一個團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後背,使敵人陣腳大亂。激戰到黃昏,紅軍終於扭轉了被動局面,從被包圍轉為三面包圍敵人,最後將一個師的敵人徹底打垮,敵人損兵折將4千餘人,全線潰退。此戰,紅軍繳獲大批武器彈藥,為爭取東北軍抗日,當場釋放了全部俘虜。從此以後,省委認識到自七里坪戰鬥以來走了不少彎路,徐海東的意見也越來越被重視,部隊在極其困難的環境下轉敗為勝,逐漸發展壯大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