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2 / 4)

做完的事情,很多人卻常常會拖到明天去做,會出現什麼情況?”

“那這些人只能是越來越懶惰了。”

“那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你身上,為了防止你變懶惰,媽媽應該如何幫助你呢?這樣吧,你自己訂一個規矩,告訴媽媽應該如何幫助你?”

“那好吧。”孩子一口答應了。

結果,孩子自己訂下了以下這一規矩:

規矩

如果以後我今天的事沒有完成就想去睡覺,我賦予媽媽權力,媽媽可以這樣對待我:

1.提醒我把今天的事情做完,否則不允許我睡覺;

2.如果我耍賴,媽媽可以以後不理我,讓我嚐嚐苦頭;

3.當然,媽媽最好是採取措施,讓我快樂地把事情去做完。

訂規矩人:李肖

有了這個規矩,孩子很少再出現拖拉的現象了,而且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今日事,今日畢”。

家長要想讓這些初中的孩子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必須要給他們一定的規則,而這一規則的制訂人最好是孩子自己。

其實,這些初中的孩子很清楚自己的缺點,只是在做事情方面,他們沒有足夠的意識力和自控能力。但由於自我意識的發展,他們又一般不希望父母插手他們的事情。因此父母就要找機會讓孩子認識到拖拉的危害性,並找準機會讓孩子自己制訂一個規則,來約束他們的行為,使他們真正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家長不要小看孩子自己制訂的這一規則,更多的時候,其實不用家長的參預,這個規則本身就對孩子起著督促作用。例如,當孩子沒有做完作業就想睡覺時,在意志力與身體或心理上的懶惰成分在做鬥爭時,因為有孩子自己制訂的這一規則存在,孩子的行為很容易就會偏向意志力一方,從而很輕易地就會戰勝懶惰。

當然,當孩子的意志力真正被打敗時,家長也要堅持原則,按規則辦事。孩子該做的事情沒有做完,即使拖到了晚上十一點,也要等他們把事情做完後,才能允許他們睡覺。這一過程不僅培養的是孩子的意志力、自控能力,更會使孩子明白:明天要想早點休息,就要早點把該做的事情做完。由此,孩子的行為就會進入“自控能力增強——意志力增強——效率提高”的良性迴圈中。

二、家長要巧妙把握與孩子之間的關係(1)

在與家長們溝通時,我常常會聽到家長們這樣抱怨:“上了初中,我家那孩子就像忽然變了個人一樣,變得敏感、愛頂嘴,有時甚至好幾天都不理我們,我真不知道如何跟這個‘小冤家’相處了!”

的確,在大多數家庭裡,自從孩子升入初中之後,家長與孩子就好像變成了“冤家”,要不是家長看孩子的行為不順眼、要不就是孩子看家長的行為不順眼,總之,家裡的空氣好像時常瀰漫著“戰爭的硝煙”。

其實,這麼多的家庭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人的兩種特殊生理週期發生了碰撞——家長進入了更年期,孩子進入了青春期。

我曾認識這樣一對母女:

媽媽40多歲,女兒14歲。最近一段時間,母女倆都變得特別奇怪,媽媽變得多疑、心煩、愛發脾氣,而女兒也變得挑剔、沒有耐心、很容易發怒,因此,每天母女倆的戰事都不斷。

這不,一家人正在吃飯,女兒不經意地說起了班裡一個男生:“他個子高高的,長得帥極了,尤其是打起籃球來,頭髮飄飄的,我們班的女生都看迷了……”

女兒還沒說完,媽媽就生氣地把筷子摔到桌子上,衝女兒吼道:“不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你關注人家男生幹嗎?這麼大的女孩了也不知道害臊!你能有什麼出息!”

女兒被媽媽吼愣了,但她馬上也用最大的聲音回應媽媽:“我怎麼了,我又怎麼沒出息了,你就是看我不順眼!”說完扔下筷子,跑進了自己的房間。

這是家有初中生的家庭經常發生的現象,由於矛盾的不斷出現和加深,常常使家長和孩子都處於很痛苦的狀態。其實,在這兩個特殊的生理週期內,使親子關係正常化的最好辦法就是,親子雙方都多理解一下對方。

但是,要想讓這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去接受和理解父母的壞脾氣,這似乎不太可能。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心理等都處在一個突變期,在這一階段,他們很難靜下心來去體會他人的感受。所以,為了使家庭中這種“戰爭的硝煙”不再瀰漫下去,家長必須試著去克服自己煩躁、易怒的情緒,進而努力地去理解孩子、寬容孩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