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煉骨族有兩大難題。
第一,其用奴隸骨控制的人。
而這些能被用上奴隸骨的人基本都是一部族或一個勢力的頭領等重要人物,因為這些人被控制,他們的族人、手下等自然也變相地要為煉骨族效命,這些人也是構成尼塔和胡德手下兵卒的主要成員。
就因為有這些人在,嚴默才遲遲不能放大招。
雖然煉骨族先對付九原,他們回擊不會有任何道義和法理上站不住腳的地方。但這些被裹脅的人都算得上無辜,類似於以前古代打仗,敵方驅趕在兵陣最前面的己方老百姓一樣。
殺死這些人,哪怕讓他們受傷,恐怕指南都要給他算上一筆。再考慮到那些被驅使的可憐人的數量,嚴默在沒有想出好主意前只能暫且遠離戰場。
第二,骨兵。
只要有死人、死獸等,就能變成煉骨族的兵力。而且這些骨兵不怕疼、不怕受傷、更不怕死,你不把它的控制中心打碎,它就算只剩下一個腦袋也照樣能滾過來咬你!
煉骨族因為事先控制了一部分人,這些人連同他們相關的勢力滿天下幫他們找材料,再加上火城等一些貪圖高階骨器的,也不惜暗中和煉骨族做交易,給他們提供原材料、元晶和各種物資,以至於煉骨族深入內陸竟然也沒有斷了後備資源。
九原因為人手不夠,守城之外就再也沒有餘力去搶奪和阻斷煉骨族的糧草、物資等。
“在我們切斷有角人西大陸和東大陸的連線後,如果九大上城肯齊心同力一起圍剿尼塔他們,所有難題都不會是難題。”
嚴默給他和原戰等九原高階戰士定位的是斬首戰術,也就是他們負責解決尼塔、胡德和神骨甲戰士等煉骨族高層,剩下的大量骨兵和被控制的奴隸兵則交給其他勢力。
這樣他既能避開指南懲罰,也能發揮各個勢力的優勢。可惜九大上城不但不齊心,還有人在後面拖後腿,更有一個居心叵測的鼎鉞部落還在一旁虎視眈眈。
氣得嚴默乾脆把和煉骨族的戰爭變成了磨練九原戰士的磨刀石,他控制九原高階戰士不出戰,煉骨族那邊一方面在提防原戰等人,一方面也為了隱藏底牌,也不敢一開始就把主要戰力投入,這也是九原和煉骨族對峙至今還沒有大的傷亡的原因。
原戰是最瞭解自家祭司的人,他也不反對拿煉骨族當磨刀石,甚至還很歡迎這種鍛鍊九原戰士的方式。在有他和嚴默等十級乃至以上的神血戰士的壓制下,煉骨族那邊根本不敢實力盡出。這樣雙方只派出骨兵和中低階戰士,看起來九原像是吃了大虧,但事實上真的會如此嗎?
如果九原被圍城,那麼九原肯定抵不住這樣的消耗。可煉骨族初來乍到還沒有形成真正的規模,也沒能有效聯合其他勢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想圍困九原跟做夢無疑。
這樣一來,九原位於大河中游的路雖然被煉骨族堵死,但往東、南、北三個方向都可以發展,他們根本不用愁後備物資和人員填充的問題,這點只看九原每月越來越盛大的交易市場就知道。
相反,如果煉骨族繼續在東大陸待下去,他們為了充斥兵源,在打不下九原的情況下肯定會往大河下游等地發展——最好能和鼎鉞部落對上。這就給了九原機會,他們可以救助的名義,把大河下游的部落部族給救回九原,這樣他們不但有了對抗煉骨族的兵力,還能分派出人手去徹底佔領土城等勢力範圍。
期間就算火城等勢力暗中拖後腿,九原也不怕,他們同樣有風城、木城等勢力幫扶。
等他們打通足夠多的內陸往沿海的道路,九原的發展將會進入一個蓬勃狀態。
戰爭可以帶來毀滅,但同樣可以推動社會發展,甚至帶來巨大的機會和財富。
以戰養戰,這才是原戰和嚴默這兩個九原首腦心中為九原定下的發展策略,也是逼不得已的策略,誰叫九原只有少數人厲害,首領和祭司以下的高階戰士全是後期的外來者,就是六、七階戰士也大多都是黑水和多納帶來的人。
嚴默和原戰必須要給他們真正的班底以發展的時間和機會,而和煉骨族的戰鬥就是最好的鍛鍊他們的場合。只有這樣,九原的複雜人口才能真正融合,也才能接受更多的新入人口。
用門派做比方,師兄師姐包括長輩在內,武力學識等還不如新收的小弟子,那些新弟子又怎麼可能看得起他們?看得起這個門派?如果強大新弟子的比例越來越大,當門派唯二可以壓制他們的首領離開,這個門派還會保持原來的樣子嗎?
嚴默可不希望自己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