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的經濟真正起飛,就這一次機會。
1988年的11月,萬科的王石參加了深圳威登別墅地塊的土地拍賣。
那時的深圳,開發房地產的門檻比現在還高:非建築行業的企業要想進入房地產開發必須透過招投標,拿到土地才批給單項開發權。
競投開始,價格一路飆升。最後只剩下萬科同另外一家輪流叫價,互不相讓,進入白熱化。如果不是舉牌者主動出價,拍賣官會按50萬元升幅叫價。萬科是志在必得!如果對方也是呢?王石不免暗暗叫苦。
對方再次舉牌,拍賣官一次叫價、兩次叫價。王石本能地抓過助手手中的牌子舉起,喊了一個跳升的報價。
拍賣官報新的叫價,一次、兩次,全場鴉雀無聲。
三次叫價,一錘定音。
按照拍賣的土地成本計算,樓面地價已經高於這塊土地周邊的住宅產品的平均售價。換句話來說,按市場價,把附近的住宅樓買下來,拆掉再重新建的土地成本價都低於萬科獲得的這塊土地的價格。
拍賣現場,王石代表公司上臺簽訂土地轉讓協議。拍賣官望著王石,劈頭就是一句:“怎麼出這麼高的價格?簡直是瞎胡鬧。不管怎麼說,還是祝賀你們。”
就在那一刻,目前的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未來有可能成為世界最偉大企業之一的萬科,就這樣懵懂、魯莽地衝入了房地產行業。其黑馬姿態,一點不比後來高價拿地的順馳差。這一年王石37歲。
但這樣引人遐想的日子註定要像神話一樣稀少,過去的30年,王石留給人的印象已經逐漸褪色:用一個人的名字作為時代註腳的日子正逐漸過去。
馮侖這樣評價王石:我老跟他開玩笑說,再往下發展,基本就只有一個前途,那就是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