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恰到好處
二月初十日,明駐守寧夏(今寧夏銀川)士兵,因兵餉無措,發生兵變。飢兵群起圍攻官署。巡撫右僉都御史王楫因不能措餉,飢兵索餉無著,乃鼓譟而殺之。兵備副使丁啟睿率軍鎮壓,捕獲為首者七人,立即處斬,兵變才被撫定。
這一事件再次將大明朝的財政困難擺在桌面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撫定!也就是說,一名朝廷地方大員的性命,還有無數在兵變中遭劫的百姓,處理結果不過是斬首七人。而這七人之中,真正為首的又有幾個的問題,沒人去關心。大家關心的是,這個事情平息了。那麼,接下來該怎麼辦?沒有餉銀,官兵變成悍匪的事情還會不斷的重演。
類似的事情在明末崇禎年間反覆上演,始終沒有一個根治的方法。或者說,大明朝如果不做出改變,這樣的事情就沒法根治。那麼,朝廷的官員們真的看不到麼?
襄陽,再次拒絕城內富商的邀請,陳燮如往常一般,在城外的軍營內巡視。人口買賣意外的供銷兩旺,登州營需要人口這個事情,在本地很多商家眼裡,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大明的人真不值錢,十二三歲的孩子,也就是四五兩銀子一個。這麼大的孩子,因為登州營的大肆採購,價格上漲了一些。陳老爺要這些孩子去幹啥,沒人關心。這些孩子關心的是每天有飯吃,未來如何他們都不去想。
這些孩子的命運,他們自己並不知道,從此發生了重大的轉折。在襄陽一段時間的修養後,身體好了一些,裝船走海路運到登州。那裡有專門的人負責接收。這些孩子的去向,是各個學校。學什麼的都有,相同的是他們今後長期被人灌輸一個概念。吃的是陳老爺的飯。
做這種事情,第一次的時候大概還是有壓力的。第二次就沒什麼壓力了,次數多了,陳燮就麻木了。按照自己的需求,培養需要的人才,這個模式陳燮做了多年了。登州的學堂,從最初的兩三百個孩子,發展到現在分散各地十餘個學校,五六千個孩子。
這一次出來。陳燮又弄回去不下五千個孩子,只要五六年,這些孩子就會變成陳燮的死忠,並且接受了不同程度的教育,走上不同的工作崗位。
四月十一日,後金國汗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以是年為崇德元年;改國號金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定都瀋陽。上尊號“寬溫仁聖皇帝。”次日,清太宗率百官祭太廟,尊奉父努爾哈赤為“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武皇帝”。廟號太祖;祖父到始祖都尊奉為王。十天後,清太宗大封其臣屬。其諸兄弟子侄、諸外藩蒙古貝勒,及明降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封為王。清太宗即位之典持續約二十餘天。禮儀多仿漢制。
四月初,藉口兵力不足,將兩個乙字營調往河南,同時自登州再調來三個甲子營,擺出一副要玩死河南流寇的態勢。五月初的時候,陳燮在南陽匯合了本部各路人馬。兩省交界的山區裡大肆追剿流賊,陳燮極為賣力的舉動,導致兩省流寇連山區都呆不安穩了。在河南的張獻忠無處藏身,掉頭往湖廣跑路。一口氣跑到鄖陽山區才停下。這時候他的難兄難弟李自成也在盧象升的圍堵之下,鑽進了山區。因為登州營的發瘋行徑。活動在河南、湖廣、陝西三省交界的流賊,損失了大批的人馬。躲到山區的時候。李自成手裡只有一萬多騎兵,張獻忠好一點,手裡有三萬多人。這哥倆,直接給盧象升調集各路人馬圍困在三省交界的山區內。
清洗了河南境內的流賊之後,陳燮又不動了,藉口是需要時間休整,調整圍堵策略。這個時候河南境內的登州營有三股,常時仁率一個乙字營一個甲字營在南陽地區,王賁率一個甲字營一個乙字營,直接殺到洛陽附近去了。蘇皓宸則帶著三個甲字營,在開封城外待著。作為登州營的老大,陳燮帶著騎兵一營,沿著漢水來回溜達,那意思大家別過漢水啊。
登州營的發力,直接導致整個河南境內看不到流賊的影子也就算了,一些小股的劫匪也不好過。登州營藉口維持地方治安,隔三差五的搞掃蕩。拿剿匪練兵,大大小小的土匪,完全沒了活路,不是下山投降,就是逃亡外省。
兩位難兄難弟在鄖陽山區會師之後,互相談起最近的境遇。不約而同的提到了登州營,說起這個兩人都不是滋味。張獻忠比較倒黴一點,他是被陳燮親自帶人圍剿的。從桐柏山一路往西南跑,損失了一半以上的人馬,才算逃出陳燮的追殺。李自成的運氣也不好,在河南流竄,先是被盧象升按著打,接著在洛陽附近打算往陝西跑,遭遇了王賁。結果自然是被一頓暴打,轉身往西繼續跑,沒跑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