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好東西不白給(1 / 2)

小說:帝國崛起 作者:斷刃天涯

第五十九章好東西不白給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崇禎元年,清明之後農家的忙碌開始了。原野上到處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人,走進了仔細看,就能看見他(她)們臉上的愁苦。去歲五月之後至今,幾乎就沒下什麼雨。明朝的農業,真是靠天吃飯的。老天爺刁難,天下的百姓就要捱餓。

尋常年景,平時就得吃糠咽菜度日,遇上災年,那就得要餓死人了。

登萊巡撫孫國楨,接到連續的上報後,腦門上寫了個大大的“愁”字。頭號心腹師爺莫泰,急匆匆的走進書房時,孫國楨重重的嘆息:“怎麼得了啊,自去年五月之後,天少雨水,登萊治下州縣,都在上報旱情。”

“按照以往的慣例,當廣邀本地士紳富戶,籌集錢糧,四處打井,緩解旱情,如有流民,以粥賑濟。再者當急報朝廷,求撥賑災銀子。當先正值青黃不接,稍有處置不慎,數月之後遍地流民可預。東翁,事不宜遲,行文急令各府、州、縣,照此辦理。”莫泰還是很熟悉政務的,經驗豐富,拿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法子。

這一招,在以前是很好用的,對付短暫的旱情,還是能頂的住的。山東這邊的情況一直還是不錯的,崇禎年間沒什麼民亂,這個也跟地方較為富庶有關。

孫國楨從善如流,立刻讓莫泰照此辦理。離開書房前,莫泰突然站住道:“東翁,還記得那個少年神醫麼?”孫國楨當然記得了,偶感風寒了,莫泰去找他來看病,人家丟過來一板藥,按時吃藥,睡兩天就好的差不多了。隨後登州城裡短毛神醫的新聞不斷,想不知道都很難。“怎麼?此君又有何趣聞?”

莫泰正色道:“這次可不是什麼趣聞。陳思華自鄉紳張家購得莊子一座,去年歲末及年初,數次慷慨解囊,興水利,修溝渠,打深井。如今這登州府,無處不旱,張家莊百姓卻不用為此發愁。”

“哦,還有這等事情?”孫國楨老當官的,對於地方豪紳的作法太瞭解了,當官的怕天災,他們可不怕。囤積糧食可以賺一筆,趁機大肆兼併土地,天災對他們來說,正是發家致富的好時候。至於響應官府號召,出點錢糧賑濟災民,那就是九牛一毛了。而且絕大多數士紳,在這個問題上從來不存在好說話的時候。摳摳搜搜的,就跟要命似的。晚上去春香樓**作樂,一擲千金卻是尋常之事。

“千真萬確,登州道王大人也提到這個事情,嘆息道,如治下士紳皆如此輩,天災有何懼之?”莫泰說起這個也都是佩服的很,這種人在明朝真是少。那種整天罵朝廷*官府無能計程車紳,真讓他們出錢出力,跟拿刀放血似的。

“如此說來,本官倒是來了興趣想看看。”孫國楨還是個行動派,說完就讓人準備下去。

“東翁,不必大張旗鼓,帶上十餘家丁,一頂小轎即可。”莫泰出言相勸,現在正值農忙,大張旗鼓那就是去作秀了。未必能看到你想看的東西。

“也好,轎子就免了,帶上三五壯士,騎馬出行,就當是踏青了。”

三五隨從,騎馬出城,沿官道緩緩往東南而去。沿途田地之間,時常可見百姓佝腰提桶,以瓢澆水。孫國楨看了一會,就不忍心再看了。一聲嘆息,下令加快速度,直奔張家莊。

前行二十餘里,坑坑窪窪的道路陡然整齊,地上鋪墊煤渣,平整路面,兩側挖有溝渠。這時候已經能看見隱隱於樹叢之間的村落,孫國楨的心情對著道路的變化好了一些。

這時候再看路邊的農田裡,那就大不一樣了。路邊的水澆地裡,溝渠明顯新修過。正值小麥抽穗,田間綠意盎然。孫國楨不走了,翻身下馬,走到田邊看了看麥穗,雖然比不得風調雨順的年景,但還算顆粒飽滿。

抬眼往前望,遠處的天邊有高出地面的方形建築,忍不住好奇想,這是什麼?孫國楨決定一探究竟,沿著田埂一路往前,看著不遠,走起來則費時不少,莫約走了三刻,才走到方形建築之前。也就是半人高,面上不知覆著什麼材料,平平整整的一個大水池。用眼估算,也就是兩米長,一米多寬。

伸手一探,池水冰涼。孫國楨也算是精通農事了,不難想到這麼做的原因。井水是不宜直接用來澆地的,這水池,就是用來放置井水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一對夫妻正在擔水過來,看見孫國楨等人也就是點頭一笑,將水倒進池內,繼續回去擔水。

孫國楨沒有打擾人家幹活,這季節正是搶時間的時候,誰有時間聽你廢話。就在孫國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