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也就是說,這些聯邦州的法律和行政機構的產生,都是他們自己做主。在稅收上,則是七三分賬,自治州拿七成,帝國財政部拿三成。提案能透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大明太大了。大明帝國聯盟在美洲的領土,包括了陳燮原來時空的整個美帝,還有墨西哥,巴西,加拿大。
大明帝國聯盟其他的自治州還有原來時空印度的一百零八個自治州,本來是一千多個土王,後來不斷的兼併,最終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還有爪哇州、呂宋州、澳洲、夏威夷州、安南州等十八自治州,有趣的是東瀛和朝鮮,當初別人搞自治,這兩個州則堅決反對。甚至在國會上,東瀛的代表拿出刀子要剖腹,誰要把東瀛變成自治州,就死給你看<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朝鮮省的代表玩的更絕,直接往身上倒汽油,高呼:“朝鮮省寧死不自治!”
意外的是,民意調查的時候,兩個省的民意都顯示,誰要自治就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反倒是西部的一些省份提出了所謂的自治,遭到了大明內閣的堅決鎮壓。搞什麼搞,你們距離俄羅斯辣麼近,自治了國家還怎麼統一指揮資源?
鬧了一百多年,那些想自治的省份都沒能得逞,大明內閣在這個問題上態度很堅決,鐵腕鎮壓,開啟殺戒。某次鎮壓行動中,一口氣殺了三百多萬人不說,還規定當地人出門的時候,不許三個人以上,發現士兵就可以開槍擊斃。高壓政策持續了近百年才解鎖,現在當地也沒人鬧騰這個事情了。
歐洲方面,法國緊緊的抱著大明的老大,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歐洲老大。隨後的法國政府,吞併了現在的義大利,搞了一個*國出來。1770年,第一次反法同盟成立,普魯士、奧匈帝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俄羅斯加入其中,對法國作戰。
沒有獨裁者的法*隊,不出意外的戰敗了。關鍵時刻,大明介入調停,並且開來了艦隊。反法聯盟只能捏著鼻子忍下了,開始了臥薪嚐膽的發展過程。
俄羅斯在彼得大帝的帶領下,果然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不過這一次敢惦記君士坦丁堡了,而是轉向了土耳其的其他方向。兩國之間果然是“情深意重”,先後又爆發了十一次戰爭,大有不打的人死骨頭爛不罷休的意思。
1801年,大明內閣宣佈,從友邦土耳其撤軍,隨後俄土戰爭又一次爆發。隨著大明因為軍費開支巨大,陸續的收縮海外力量。1839年,法國因為非洲殖民地的爭奪與大明齷齪,再次背信棄義,加入了歐洲聯盟。1840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一次土耳其加入了大明的陣營與歐洲作戰,大明帝國的海軍吊打全世界,一年之後,英國首先抗不住,宣佈投降。戰爭在隨後還陸續進行了兩年,歐洲各國最終陸續宣佈投降。大明帝國在獲得勝利之後,並沒有過分的逼迫各國,反倒是做出了一些讓步。
造成這個結果不是因為大明改吃素了,而是因為內閣的政治鬥爭和財政壓力巨大的結果。因為戰爭,大明帝國的各種福利全面降低,民怨頗深。還是因為這一次戰爭,大明帝國聯盟出現了財政赤字。
在這一次戰爭中,俄羅斯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果然成為了大明在陸地上最強勁的對手。為什麼會這樣,具體原因就是因為俄土戰爭期間,土耳其得到了大明的軍事援助後,多次在戰場上狠狠的收拾了俄羅斯。由此,俄羅斯被強烈刺激之後,就算沒有了彼得大帝,也加快了起體制改革,革新派沒有所謂的十二月黨的慘劇,而是佔據了絕對的上風。
189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一次世界大戰打了整整六年。戰爭的結果,大明再次教訓了全世界,告訴它們誰才是世界的老大。不過這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大明出現了一個長期的衰退期。由此,內閣進行了對外政策的調整,次第放棄了大明在海外的租界。在非洲的殖民地問題上,對歐洲也進行了一些小小的讓步。
但現實告訴大明內閣,讓步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矛盾因為讓步,頂多是暫時不會激化,不是永遠不會激化。1930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這一次世界大戰,大明沒有了之前的兩次強大。不是因為軍事和經濟問題,而是因為內部的鬥爭的緣故。
大戰的戰場主要集中在非洲、西亞、明俄邊界。大明的衰退,體現在軍事上,長期的太平年景,造成了軍隊的墮落。明俄戰場節節敗退,非洲戰場甚至擠壓在埃及,只有海軍依舊強大,跟整個世界的海軍打的不分上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