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開闢成了農田,東側是山巒,西邊是小道。來的人,正是從西邊而來。
百曉生遠遠眺望,眉頭一皺,道:“玄正,來的應當是一群難民,你去通知你玄苦師兄,讓他準備水食,好好招待這些人。”
“是!”小和尚玄正雙手合十,躬身行禮,快步而去。
百曉生立在廟外道路上,靜靜的看著那些蹣跚而來的難民。這些人中有老人,有婦女,有兒童,還有為數不多的青壯。
廟宇外,難民停了下來,兩個青壯看到百曉生,馬上上前,拱手道:“不知閣下是何人?”
百曉生雙手何時,唸了一聲阿彌陀佛,道:“貧僧乃此地方丈,這和尚廟便是貧僧所建。看各位面容,當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我這裡還有一些吃的,若大家不嫌棄,就暫且歇歇腳吧。”
兩個青壯麵色一喜,一人道:“多謝方丈,多謝方丈。”另一人扭頭,大喊道:“大家停下歇歇,這裡的主人給我們準備了吃喝。”
嗡嗡聲馬上就熱鬧了起來,這些人餓的久了,雖還有吃喝,卻也少的可憐,每頓都不能飽餐。此時得意外之喜,自一個個高興不已。
很快,寺裡兩個和尚抬著一口大鍋走了出來,架起柴火,添上白水,大火熊熊而起。水開後,百曉生讓和尚們灑了許多穀子,熬了一鍋漿糊粥,給這些人開胃。
他看著眾人忙活,走到一青壯身旁,問道:“這位施主,不知你們這是要到哪裡去?”
青壯苦笑了一聲,道:“不瞞方丈,我們也不知,只是一路走了過來。有吃的,就歇歇腳,沒有就只能走了。”
百曉生道:“如此,何時是頭啊!我看,不如各位就在此安家吧!這地方偏僻,外面的戰亂影響不到此地。大家可以在空地中安家。我於此地開闢了一些農田,有一些糧食,應當可以幫大家熬過這一關的。”
青壯聞言大喜,道:“如此,小的萬分感激。還請方丈稍等,我去與大家商量一番。”
他拉著幾人,與幾個年老的人聚集到一起,大聲商量了起來。不多時,他們就一起回來了,對百曉生拜道:“多謝方丈,我等感激不盡!”
百曉生趕緊把這些人扶起,笑道:“貧僧在此立廟,也是為躲避外面戰亂。大家來了,是一個熱鬧,貧僧求之不得的。”
眾人很快就商量好了,百曉生帶著幾個年輕人在四周走走看看,最後選定了一處空地,作為村莊所在。他把和尚都拉了出去,讓他們幫助村民,建立房屋。
此時房屋建造並不難,可建的也非常簡單,百曉生拉這些人在此定居,不說給他們最好的,卻也不能差了。他先讓眾人去廟裡居住,雖沒多大空間,卻能夠擠下。然後帶著青壯與和尚們,打磨山石,挖地基,壘房屋,建院牆。有他的幫忙,許多事情都會簡單很多。
就說這打磨山石吧,這不是簡單活,是個費功夫的活。可有百曉生在,幾下就好了。這樣,就省去了不少的時間。那邊,挖好了地基,這邊山石就好了。
不一個月的功夫,簡陋的屋子就一間間的拔地而起。
屋子很簡陋,每一家都是連著的,一間大的屋子套著兩個小間,空間不大,也就現在兩間平房那般。不過對這些難民來說,百曉生領著大家建造的房子那是非常好的。
就結實這一項,便讓這些人笑的咧開了嘴。
一片忙碌之中,房子、農田被一一開闢,本來荒無人煙的地方,有了人氣,氣氛似乎也變化了,那些整日縮在廟裡勞作、唸經的和尚也有了去處,與大家打成一片。
這樣歡快的氣氛,讓百曉生也多了兩分欣喜。他建造廟宇,收錄弟子,其實就有在此建造村莊、城池的想法。只是一切都要一步步來,如今來了難民,卻也給了他機會。
他完全可以肯定,在自己的手段下,這裡只會越來越熱鬧、繁華。
到時,他的和尚廟,必定會傳播出去。這樣,不用他去找其他和尚,他們就會找上門來了。
。。。
。。。
第0章459天地震盪
百曉生悠哉的當著自己的和尚,只是他這個和尚很怪。在和尚廟裡,典籍絕對是佛家經義,可行事作風與書中寫的完全不一樣。
祭拜人族祖先、三清道尊就不說了,可你丫光明正大的喝酒吃肉算什麼。
這要是擱在佛教大興的時代,百曉生這假禿驢早就被拉出去燒死了。不過在這裡,大家對佛教根本就沒有理解。或者說,和尚廟裡的人對佛教的理解,是百曉生講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