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痛苦與血淚換來的小腳。可是她如今卻忘記一切地在這裡歡笑了,從她的臉上看不出一點悲哀的痕跡。這是一張天真、愉快的少女的面龐,臉上沒有一點悽哀的表情。“也許是她的年紀太小,自己還不瞭解罷,”這樣想著,覺慧無意間又把眼光落在覺新的臉上,他在這張臉上尋找什麼東西。
覺新帶笑地跟站在旁邊的淑英說話。淑英露出嗔怒的樣子,要擰覺新的膀子,覺新便跑到階下,淑英跟著追來。覺新繞著玉蘭樹跑了兩轉。淑英在後面追不上,氣了,要拾土塊來擲他。他便跳下石階到了草地上,預備過橋去。
“不要跑,我不追你了。你回來罷,”淑英立在一株玉蘭樹下高聲叫道。
覺新已經在橋頭站住了。他望著淑英笑,接連吐了幾口氣。
“大哥,快來,現在該你踢毽子了,”淑英又說。覺新還是立著不動。
“好,由你去罷,少你一個也不要緊,”淑英裝出生氣的樣子說了,便轉過身走回到樓前石階上。
她剛剛轉過身子,覺新便走了回來。他輕輕地下著腳步,忍住笑,走過天井,走到階下。淑英立在階上,背向著外面,辮子垂下來。他把她的辮子捏住,卻被淑芬看見了,她笑著叫聲:“二姐,背後有人!”淑英連忙掉過頭去看,他已經在她的辮子上插了一根小樹枝。淑英拉過辮子把樹枝拔出來丟在地上。眾人高興地笑起來。
覺慧默默地旁觀著這一切,他也忍不住笑了。然而同時他又不能夠壓下另外一種思想。他想,人原來是這樣健忘的,同樣的一個人在短短的時間內竟然變換了兩個面目。過後他又想,大概正因為這樣健忘,所以才能夠在痛苦中生活下去罷。他這樣想著,對於剛剛掘開過去的墳墓而又馬上忘記一切的大哥,也有了暫時的瞭解了。
……
大唐書庫 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後一頁
前一頁
15
這一天,天剛黑,爆竹聲便接連地響起來,甚至在許多地方同時燃放。這條清靜的街道現在非常熱鬧了。一片鞭炮的響聲把石板地也震動了,四面八方都是這同樣的聲音,人分辨不出它們究竟是從什麼地方來的。聲音是那麼急,那麼響亮,就像萬馬奔騰,怒潮狂湧一樣。
在高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齊集在堂屋裡面,全換上了新衣服,太太們還繫上了裙子。跟往常敬神的時候一樣,男的站在左邊,女的站在右邊,兩邊各站了一大堆人。堂屋裡,燈燭燃得跟白天一樣地明亮,正中兩扇正門大開。神龕下放著長方形的大供桌,掛上了紅絨桌帷。供桌前面放了一個火盆架子,火盆裡燃著熊熊的火。幾十個“炭圓”山也似地堆得高高的,燒成了鮮紅的圓球。有人放了兩三根柏枝在火上,柏枝燒得吱吱地叫,並且發出刺眼觸鼻的煙霧。地上鋪了一張大幅的深黃色氈子,上面隨處放了些綠色的柏枝。火盆前面另外鋪上一個大拜墊,上面再蓋了一張紅絨氈。
供桌上放著一對大燭臺和一個大香爐,朝裡的一面和左右兩面靠邊放了許多小酒杯,至於酒杯的數目,全家只有幾個人知道。主持這個典禮的是克明,因為高老太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便把這些事情交給兒子去做,自己等到一切預備好了才出來給祖宗行禮,受兒孫們的拜賀。穿著長袍馬褂的克明和克安每人提了一把酒壺慢慢地把紹興酒向小杯裡斟。酒斟好了,香爐裡的香也插上了。於是克明走進右上房去請老太爺出來行禮。
老太爺一出現,全個堂屋立刻肅靜了。克明發出了燃放鞭炮的命令,三房的僕人文德在旁邊應了一聲急急走出去,走到大開的中門前高聲叫道:“放炮!”於是火光一亮,鞭炮突然響起來。女的從側門避了出去。男的走到供桌前,背向著供桌,由老太爺開始,朝外面叩起頭來,說是敬天地,接著克明三弟兄排成一行叩了頭。覺新剛拈了香從外面把灶神接進來送回到廚房裡去,然後回到堂屋裡來。他來得正好,便領著覺民、覺慧、覺英、覺群、覺世五個兄弟排成次序行了禮。於是眾人轉過身子面對神龕站著。躲在門外偷看的女眷們也連忙走了進來。
依舊是由老太爺開始向祖宗叩頭。老太爺叩了頭就進房去了。接著是大太太周氏,其次是克明,再其次是三太太張氏,這樣下去,五太太沈氏之後又是陳姨太,這些人從容不迫地叩了頭,花費了半點鐘以上的時間。然後輪到覺新這一代人,先由覺新領著五個兄弟叩了頭,他們叩得最多,一共是九個,像這樣地行禮,每年只有一次,所以大家並不熟練,不能夠很整齊地一同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