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部分(1 / 4)

小說:我的第三帝國 作者:低訴

畢竟海軍航空兵沒有空軍“攔截高空轟炸機”這種需求,所以效能夠用並且可靠實在的fw…190海軍型戰鬥機更受海軍將領的青睞,比起換裝新型的戰鬥機來說,海軍將領更在意的是正在建造的第7和第8號兩艘航母。

這邊工作人員正在不停的記錄著戰場反饋的資訊,那邊的飛行員在不停的提出自己的意見。比如ta…152d型戰鬥機加長了翼展之後下降的橫滾效能,飛行員建議寫入操作手冊以便讓飛行員們更瞭解自己飛機的效能。比如說給飛機的機翼上加裝掛點,以便在執行巡邏任務的時候掛載炸彈完成簡單的對地支援任務。

建議五花八門,有的是很有用處的好建議,有的則是帶有濃烈飛行員個人習慣的建議,但是這些建議都被一絲不苟的記錄下來,整理成文送往柏林的武器研發中心。

第480章 480生產

很多時候,人們對生產工時是有誤解的。大家認為佔用生產工時越多的產品,就一定是複雜且不可靠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因為有的時候生產工時並不能直觀的反映出一個產品的真正科技含量。

比如說中國國民政府生產一門75毫米口徑大炮需要5個工人用時一週的時間,而同樣5個德國工人生產一門75毫米口徑大炮只需要3天,你不能說中國生產的大炮比德國人的複雜,也不能說德國的大炮價效比更高。

如果讓德國的工程師還有技術工人去生產t…34坦克,會不會提高生產效能呢?答案其實並不和大家想象的一樣:一個技術工人,加工一個精密零件的速度是1小時1個,他加工一個粗糙零件的速度絕對不是1小時3個,而是隻有1。5個甚至更少——最多也不可能超過2個。所以即便是德國把虎式坦克換成了蘇聯的t…34去生產,德國的坦克數量也追不上蘇聯。

那德國願意不願意用2000輛虎式坦克去換4000輛甚至是5000輛蘇聯的t…34呢?相信大家只要沒有瘋都不願意換——畢竟戰績擺在那裡,德國裝甲部隊依靠質量優勢證明了2000輛虎式坦克確實要比4000輛粗製濫造的t…34更符合德國國情。

簡單一點來說,讓德國拋棄本身在瞄準系統上的技術優勢,降低武器效能去滿足更快的生產速度,這本身就是一種自尋死路的行為,讓擁有大量精銳部隊的德國用低劣的武器去和蘇聯人拼消耗,只會死的更快而已。

所以單純去複製蘇聯武器生產,是非常錯誤的選擇。阿卡多知道在最求精密的德國和粗狂豪邁的蘇聯之間選擇一條均衡的道路才是德國武器生產的正確方向。他要做的是在略微妥協武器效能的情況下,想盡一切辦法去擴大生產。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阿卡多既不喜歡德國的那些末日武器,也不喜歡那些毫無技術優勢的蘇聯裝備,他更喜歡均衡發展武器裝備,讓德國的軍人用上最適合自己的武器體系。

這也是他沒有著急給德國空軍裝備噴氣式飛機的主要原因,因為阿卡多知道現在倉促的把噴氣式飛機投入戰爭,只會用無法確保的產品質量坑害德國精銳的飛行員們,只會用新式的武器去刺激美國同樣開發新式的戰爭武器。

所以阿卡多手裡壓著很多並不成熟的武器研製專案,第三帝國的武器研發因為有阿卡多這個元首的存在,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甚至比原本的速度前進的更快了。v2火箭其實效能已經相當完善了,可是阿卡多依舊沒有把它投入到實戰中去,就是因為這種武器的價格太過昂貴,也太過浪費資源。

和v2火箭一樣被封存的,還有代號為me…x的噴氣式戰鬥機專案,這個專案也就是後世被稱為me…262戰鬥機的研發專案。阿卡多固執的要求所有噴氣式飛機的開發專案必須確保引擎的可靠性,這樣一來很多已經在圖紙上的超級武器並沒有出現在德軍的武器裝備序列中。相反,一些效能並不突出,但是可靠性更好的“中庸”武器,則備受元首青睞。

比如說,德軍裝備用來代替斯圖卡的斯圖卡2型攻擊機,這種飛機的效能其實並不如何突出,相反唯一的好處就是這種飛機比斯圖卡更加便宜也更加容易生產。所以元首下令擴建斯圖卡2型攻擊機的生產線,並且同時研發這種飛機的海軍型號。

另一個例子來源於運輸機,ju…52運輸機是很久之前的設計,本身這種飛機的效能也不是特別突出,不過這種飛機經過改進之後保持了結實耐用,結構簡單,駕駛容易等特點,而且非常的省油。所以德軍一直在生產這種型號的飛機,而更先進的me…109a型戰鬥機卻早就已經停產很久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