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官正在等待凌晨,因為凌晨一到他們就可以進行有限度的撤退,讓他們那危險的側翼變得更加安全一些;德軍部隊也在等待黎明,因為根據預先擬定的反擊計劃,黎明的曙光,就是他們反擊侵略者的號角。
4月6日這個漫長的夜晚,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等待著決定他們命運的時刻。
第461章 461炮戰
剛剛4月出頭,波蘭境內的天氣其實依舊非常涼爽,不過在一處德軍的炮兵陣地上,大部分都****著上身,看起來整個場面都是那麼的熱火朝天。
一個滿是胸毛的大漢抱著炮彈推進炮膛,後面計程車兵就把已經堆疊好的裝藥也頂進去,然後就有士兵幫忙閉合炮閂,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然後經過短暫的瞄準和調整之後,隨著不遠處的旗語官揮動手中的紅旗,這個陣地上5門150毫米口徑的大炮同時發出了怒吼。
德國炮兵和日本炮兵相比略強一些,但是基本上還處於一個級別之上。德軍常規炮兵在105和150毫米口徑的火炮數量上佔據優勢,但是在75毫米口徑甚至是37毫米口徑火炮的數量上不及日本軍隊。這個結果也和德軍的編制與武器裝備有直接關係。
在裝備上,德軍數量龐大的反坦克炮是75毫米口徑的,但是這些火炮雖然數量龐大,卻無法和作為野戰炮兵主力口徑的日本75毫米山炮相比較。同時德軍的40毫米口徑高射炮是單純的防空武器,所以在數量上也比不上日軍的37毫米口徑火炮,因為日軍的37毫米口徑有高射炮也有反坦克炮。
另一方面,德國的步兵支援武器主要是60毫米口徑迫擊炮以及80毫米迫擊炮,近距離直接支援武器是火箭筒,而日軍則以擲彈筒作為首要支援武器,配合以數量龐大的迫擊炮部隊——具體誰的炮兵支援火力更好,實在是無法判斷。
當然,如果算上支援步兵用的3號突擊炮,還有火箭炮部隊的腓特烈火箭炮,德軍在炮兵方面單論實力也足以壓倒日本軍隊,當然這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因為日本陸軍的炮兵實力,也就比他們的坦克部隊強那麼一點兒而已。
整體而言,在法國戰役的時候,德軍炮兵的整體實力只比日本好上一些,不過現在德軍的炮兵已經“今非昔比”了,他們在法國繳獲了上千門法國大炮,還有足足上百萬發的儲備炮彈。這些軍火自然成了德軍的武器,繼續在用得著它們的地方發揮自己的餘熱。
如果再加上比利時的火炮、法國佔領區作為戰爭賠款生產的火炮,那這個數量就非常可觀了。雖然這種繳獲武器讓德軍後勤部隊有些崩潰,原本已經凌亂不堪的後勤分類更是多了整整一倍。但是得到的好處顯而易見,那就是在短短的2個月內,德軍炮兵就比原來多了三分之一。
有的時候數量上的積累最終會導致質量上的飛躍,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淺顯道理,現在德軍的炮兵部隊就這樣依靠數量的積累,發生了質量的變化——他們竟然和蘇聯的龐大炮兵部隊打了個四六開賬,場面上竟然毫不遜色。
“轟!”又一次齊射,炮彈以肉眼看不見的速度飛向遠方,這些遠端炮兵部隊是看不見自己的戰果的,他們只能機械的重複著自己的動作,把一枚又一枚的炮彈打向前線提供給他們的座標引數附近。
“座標,75,44!調整引數!”一名守在無線電旁邊的少尉一手扶著耳朵上掛著的耳機,一邊用鉛筆記錄著前線觀察哨所提供的敵軍陣地位置。
“火炮引數調整!座標:75,44!炮彈裝填!”旁邊的一名上尉軍官大聲的命令著。
隨著軍官的口令,一群****著上半身的德軍士兵又一次忙碌起來,在一聲連著一聲的口令中,把手裡的炮彈還有裝藥裝填進自己的大炮裡。
然後令旗飛舞,又一輪炮彈被打了出去,飛越過田野和農舍,飛越過樹林與小河,飛越過營房與停在路邊的坦克,飛越過前線的戰壕裡士兵的頭頂,飛越過戰壕前方密密麻麻的彈坑與屍體,然後精準的落在了一塊擠滿了蘇聯進攻士兵的土地上。
在前線的一個用木板搭建起頂棚,並且做了精心的偽裝的炮兵觀察哨所裡,一名士兵正在用剪式潛望鏡觀察對面的蘇聯陣地,然後他興奮的說出了炮擊結果:“命中目標!打得真準!延伸射擊大約15米,方向不變。”
“04,04!我是01,我是01,方向不變,距離修正76!重複:方向不變,距離修正76!”另一名士兵端起無線電,大聲的開口彙報道。
無線電那頭,少尉又一次大聲的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