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內部的意見分裂,大家分成了兩派爭執不下,也讓阿卡多頗為煩惱。
很多將領,包括曼斯泰因、龍德施泰特等人,都贊成先對法國進行攻擊,集中優勢兵力,一口氣越過德法邊境幹掉法蘭西鄰居,然後指揮裝甲部隊在法國境內橫衝直撞,獲得戰爭的勝利。這個計劃可以說還算完美。而且對於德國人來說,打敗法國一雪前恥有著很高的誘惑力。
可是這樣一來無疑會掀起世界大戰,波蘭是法國的盟友,必然會對德國宣戰,這樣德國會在第一時間裡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境地。而且直接攻擊法國會給德國海軍帶來壓力,一旦世界大戰在1935年爆發,沒有做好準備的德國海軍公海艦隊很可能在北海全軍覆沒。
所以海軍建議元首在1937年發動戰爭,這樣海軍就可以拉扯起至少5艘航母的龐大艦隊,如此一來在北海與英國皇家海軍決戰就更有把握,而且潛艇部隊的數量也會足以絞殺掉英國脆弱的海上運輸線路——當然這一切都是海軍自己給自己畫的一張大餅。
現實是空軍總指揮凱瑟琳將軍對德國海軍的樂觀估計並不看好,事實證明英國已經開始提防起德國的海軍擴張計劃,一旦德國海軍有失去控制的苗頭,那麼英國海軍肯定會提前下手,到了那個時候,被英國皇家海軍堵在港口裡的德國海軍肯定只有全軍覆沒一個下場。
所以凱瑟琳比較支援曼斯泰因還有龍德施泰特等人動用全力,搶在英國人反應過來之前打敗法國的計劃。他給陸軍的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