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線回到克里姆林宮的朱可夫,只要和斯大林單獨相處的時候,就會勸說斯大林向德國求和。他甚至建議斯大林割讓領土賠償鉅額的款項,來爭取與德國之間實現永久的和平。
不過這個提議被斯大林輕易的否決了,因為斯大林個人絕對不會容忍一個屈辱的和平條約。他寧願戰死在莫斯科,然後讓整個蘇聯都為他一個人陪葬,也不願意苟且偷生,留給後人一個懦夫的評價。
朱可夫的想法其實也很有說服力,因為如果現在雙方可以實現和平,那麼至少斯大林可以挽回在國內崩塌的權力控制,而只要穩住了國內,至少他們這些人的權勢和安全就都能得到保證。
而且談判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拖延的手段,雙方甚至可以互相探探底線,談判嘛,不就是互相妥協的一種討價還價麼?只要有妥協,那就有讓步,讓德軍吐出一些不願意要的佔領區,也算是可以找回一部分面子了不是?
再說,只要不擇手段的將戰爭拖到冬季,那麼莫斯科就會成為德軍的地獄,即便是拖延的手段是談判,也沒有什麼不好——如果能夠不犧牲士兵的生命,不拿主力部隊去填坑,就能拖延時間,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說,對於朱可夫而言,談判實在是一個進可以穩住局勢保住權勢的良方,退可以拖延時間的妙手。可是談判的命令,肯定是要斯大林來下的,而斯大林現